过荻塘原文
烟火人村盛,川途客夜稠。荻塘三百里,禹甸几千畴。
绵络庐相接,膏腴稼倍收。
经从少至老,复此系扁舟。
诗词问答
问:过荻塘的作者是谁?答:卫宗武
问:过荻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卫宗武的名句有哪些?答:卫宗武名句大全
卫宗武过荻塘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火人
以火烧人。指烧杀敌军。《孙子·火攻》:“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 李筌 注:“焚其营,杀其士卒也。”
川途
亦作“ 川涂 ”。亦作“ 川涂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岂伊川途念,宿心愧将别。”《宋书·沉攸之传》:“而 攸之 密邇内畿,川涂弗远。”
(2).指水路。 唐 刘长卿 《越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诗:“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宋 梅尧臣 《舟中闻蛩》诗:“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明 王问 《自山中泛湖归》诗:“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
三百
《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刑昺 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诗集>序》:“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 杜子美 。”参见“ 三百篇 ”。
禹甸
《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 禹 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毛 传:“甸,治也。” 朱熹 集传:“言信乎此南山者,本 禹 之所治,故其原隰垦闢,而我得田之。”本谓 禹 所垦辟之地。后因称 中国 之地为 禹 甸。 宋 方夔 《苦热》诗之一:“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 禹 甸酿西成。” 清 王式丹 《南中书事》诗:“ 禹 甸埴坟殊广大,蛮方节鉞漫纷紜。”
绵络
亦作“緜络”。1.缠绕;网络。《楚辞·招魂》:“ 秦 篝 齐 缕, 郑 绵络些。” 王逸 注:“绵,缠也;络,缚也。”《汉书·扬雄传下》:“是以 宓牺氏 之作《易》也,緜络天地,经以八卦。”
(2).连续;连绵。《宋书·王微传》:“今有此书,非敢叨拟 中散 ,诚不能顾影负心,纯盗虚声,所以绵络累纸,本不营尚书虎爪板也。” 宋 叶适 《湖州胜赏楼记》:“特岭联亙,巧石绵络,颇抑湖之重势而蔽遮其寒风,故其人意安而气和。” 明 归有光 《史论序》:“先生自三五载籍,迄於 宋 亡,绵络千载,非止 有唐 一代之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曰席号,上雨旁风,架搆绵络,藩篱其中。”
相接
(1).交接,相交。《礼记·聘义》:“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2).连续;连接。《楚辞·九章·哀郢》:“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相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及 云 之论 机 ,亟恨其多,而称清新相接,不以为病;盖崇友于耳。”
(3).犹迎接。《东周列国志》第二三回:“ 卫文公 燬 远远相接。”
膏腴
肥沃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
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土地》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