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鼓原文
粤昔伊耆氏,乐制惟土苴。
继自神农氏,作鼓正从瓦。
蒯桴一引击,真性足陶写。
当时风俗成,往往朴而野。
大音能希声,调高和诚寡。
迨周因用之,吹合豳颂雅。
祈年及祭蜡,齐敬格上下。
是虽器质略,名亦不徒假。
花腰鸣且急,可以愧来者。
诗词问答
问:土鼓的作者是谁?答:王祯
问:土鼓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王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马韵
参考注释
伊耆氏
(1).古帝号。即 神农 ,一说即 帝尧 。《礼记·郊特牲》:“ 伊耆氏 始为蜡。” 郑玄 注:“ 伊耆氏 ,古天子号也。” 孔颖达 疏:“《明堂》云:‘土鼓、苇籥, 伊耆氏 之乐。’《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蕢桴而土鼓。’俱称土鼓,则 伊耆氏 , 神农 也。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也。” 陆德明 释文:“耆,巨夷反,或云即 帝尧 也。”亦省称“ 伊耆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昔 伊耆 始蜡,以祭八神。” 周振甫 注:“ 伊耆 , 神农氏 ,为三皇之一。”《清史稿·礼志三》:“ 高宗 諭曰:‘大蜡之礼,昉自 伊耆 , 三代 因之,古制夐远,传注参错。’”
(2).周代官名。《周礼·秋官·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各解》:“ 尧 称 伊耆氏 ,人所知也,《周礼·大司寇》之属,有‘ 伊耆氏 掌国之大祭祀,供其杖咸’。则 伊耆氏 又官名也。”亦省称“ 伊耆 ”。《周礼·秋官·序官》“ 伊耆氏 下士一人,徒二人” 汉 郑玄 注:“ 伊耆 ,古王者号,始为蜡,以息老物。此主王者之齿杖,后王识 伊耆氏 之旧德,而以名官与。”
乐制
礼仪中关于音乐的制度。《宋史·乐志三》:“ 元符 元年十一月,詔登歌、鐘、磬并依 元丰 詔旨,復先帝乐制也。”《明史·乐志一》:“时七庙既建,乐制未备,礼官因请更定宗庙雅乐。”
土苴
(1).渣滓,糟粕。比喻微贱的东西。犹土芥。《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其绪餘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土苴,如粪草也。 李 云:土苴,糟魄也,皆不真物也。” 宋 戴复古 《谢萧和伯见访》诗:“江湖尊白髮,土苴视黄金。”《金史·海陵纪》:“殫民力如马牛,费财用如土苴。”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六经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吴梅 《中国戏曲概论》:“又 光 宣 之季, 黄冈 俗謳,风靡天下,内廷法曲,弃若土苴。”
(2).以之为土苴,比喻贱视。 宋 吕大钧 《天下为一家赋》:“皆土苴其子孙。” 王国维 《观堂集林·<国学丛刊>序》:“或乃舍我熊掌,食彼马肝,土苴百王,粃糠三古。”
神农氏
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一说神农氏即炎帝。真性
(1) 真的
真性近视
(2) 本性;天性
颠倒困踣之极,乃得彻见真性。——明· 李贽《答马历山书》
陶写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中年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輒作数日恶。’ 王 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富贵何时休问,离别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觴。”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关河冻,雨雪频。不知何处醉斜曛,陶写见天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先生出了题目,要作八股,侄儿先就头大了;偶然学着对个策,做篇论,那还觉得活泼些;或者做个词章,也可以陶写自己的性情。”
时风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往往
(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大音
《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希声,无声。意谓至大之音则不辨宫商,犹如无声。后以“大音”指美妙的乐音。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明 刘基 《美女篇》诗:“大音世罕识,日暮空盘桓。”
希声
(1).无声,听而不闻的声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王弼 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清 龚自珍 《写神思铭》:“我铭代絃,希声不传,千春万年。”
(2).指奇异的音响。
(3).指玄妙虚幻的言谈。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浅薄之徒,率多夸诞自称説,以厉色希声饰其虚妄,足以眩惑晚学,而敢为大言。”
(4).指清静无为之道。 清 钮琇 《觚賸·景龙观钟铭》:“虽大道无为,济物归於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於希声。” 清 曾国藩 《复刘霞仙中丞书》:“非泊然寡营,观物深窈,翫希声而友前哲,殆未足语於此。”
豳颂
指《诗·豳风·七月》。
祈年
向神灵祈求丰年
祭蜡
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 神农 、 后稷 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祭礼。《周礼·春官·籥章》:“国祭蜡,则龡《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郑玄 注引《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 伊耆氏 始为蜡。岁十二月而合聚万物而索饗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
齐敬
庄严恭敬。《礼记·檀弓下》:“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饗,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国语·楚语下》:“毛以示物,血以告杀,接诚拔取以献具,为齐敬也。”
上下
(1) 高处和低处;上面和下面;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攻》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2)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3)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4) 指程度上高低、优劣
不分上下
(5) 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概数;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6)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水浒传》
器质
(1).器局;资质;才识。《宋书·柳元景传》:“ 元景 少便弓马……寡言有器质。” 唐 韩愈 《举钱徽自代状》:“﹝ 钱徽 ﹞器质端方,性怀恬淡,外和内敏,洁静精微。”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於文章,见於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2).谓仪器设备。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夫以其人境遇、神明之优饱,又当图书、器质之精备……其新理、新器、新术日出而无可涯量,精奇而不可思议。”
不徒
(1).不白白地。《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2).不独;不但。《晋书·顾和传》:“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
来者
(1) 将来的事或人
来者犹可追
使来者读之。——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前来的人或物
来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