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让始循墙,一麾尝屡把。夔门德政碑,深镵仍大写。
诗词问答
问:《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的作者是谁?答:喻良能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喻良能的名句有哪些?答:喻良能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让
(1).古相见礼。主人三揖,宾客三让。《仪礼·士冠礼》:“三揖至於阶,三让。”《礼记·礼器》:“三辞三让而至。”
(2).指 周 泰伯 让位于 季历 事,后人称为盛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邢昺 疏引 郑玄 注云:“ 泰伯 , 周太王 之长子,次子 仲雍 ,次子 季歷 。 太王 见 季歷 贤,又生 文王 ,有圣人表,故欲立之。而未有命。 太王 疾, 太伯 因适 吴 採药, 太王 殁而不返。 季歷 为丧主,一让也; 季歷 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髮文身,三让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 太伯 建 邠 , 孔子 称为三让。” 唐 骆宾王 《夕次旧吴》诗:“盛德弘三让,雄图枕九围。” 余疚侬 《三年五月一日与同学冒雨登慧山》诗:“ 句吴 始启宇,三让来就封。”
(3).指古代帝王登位、大臣就封的谦让之礼。《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 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申午,乃即皇帝之位 汜水 之阳。”《后汉书·和帝纪》:“故太尉 邓彪 ,元功之族,三让弥高,海内归仁,为羣贤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称为表不止三让,又勿得浮华。”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南北史两国交兵不详载》:“每代革易之际,以禪让为篡夺者,必有九锡文、三让表、禪位詔册,陈陈相因,遂成一定格式。”
(4).再三责数其过失。《周礼·地官·司救》“凡民之未有衺恶者,三让而罚” 贾公彦 疏:“三让而罚者,凡欲治罚人者,皆先以言语责让之,乃行治罚。”
(5).谓以三种方式资助。《逸周书·酆谋》:“三让:一近市,二贱粥,三施资。” 孔晁 注:“以财让也。近来民市,旅资以思也。” 卢文弨 雠校:“﹝旅资以思﹞,疑当作‘施资以惠’也。”
循墙
(1).谓避开道路中央,靠墙而行。表示恭谨或畏惧。《左传·昭公七年》:“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杜预 注:“言不敢安行也。” 晋 陆云 《逸民箴》:“咎自专宠,福在循墙,是故保其安者常危,而忘其存者不亡。” 明 宋濂 《题梁元帝画职贡图》:“其画……亦为 宋 代名笔所作,世之粗工,涂青抹红以欺世者,见之必循墙而避矣。”
(2).为沿墙。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且庭室可改,忆迹无迁;阶墀已平,循墙犹见。”
一麾
(1).犹一挥,有发令调遣意。 汉 王充 《论衡·感虚》:“ 襄公 志在战,为日暮一麾,安能令日反?”
(2).形容举事简捷。 宋 范仲淹 《寄石学士》诗:“一麾了婚嫁,万事蠹精神。”
(3).一面旌麾。旧时作为出为外任的代称。 唐 杜牧 《即事》诗:“莫笑一麾东下计,满江秋浪碧参差。” 宋 曾巩 《和邵资政》诗:“拂衣久欲求三径,窃食聊须把一麾。” 清 沉涛 《迭韵和子方谢鹤》:“五貺可无诗媵鹤,一麾聊当梦游仙。”参见“ 一麾出守 ”。
夔门
指 瞿塘峡 。因地当 川 东门户,故称。为 长江 三峡之一。 宋 陆游 《新春感事》诗之四:“忆到 夔门 正月初,竹枝歌舞拥肩舆。” 陈毅 《重过三峡》诗:“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剑破 夔门 。”参见“ 瞿塘峡 ”。
德政碑
旧时为颂扬官吏政绩而立的碑石。《南史·萧恭传》:“ 恭 至州,政绩有声,百姓请於城南立碑颂德,詔许焉,名为德政碑。” 唐 白居易 《青石》诗:“不愿作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鐫实録鐫虚辞。”《文明小史》第十一回:“还要请一个会做古文的孝廉公进士公,替他做一篇德政碑的碑文……如此交卸回省,也可以掩饰上头的耳目。”
大写
(1) 拼音文字中字母的一种写法,如a的大写是A,b的大写是B
(2) 汉字数目字的一种笔画较多的写法,如“一”的大写是“壹”,“十”的大写是“拾”
诗文赏析
【原题】:
怀东嘉先生因诵老坡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作十小诗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