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 诗词名句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作者:陈与义 朝代:宋代

原文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陈与义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书法作品欣赏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注释
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豪英:出色的人物。这两句说:想从前在午桥桥头饮宴,在一起喝酒的都是英雄好汉。
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疏影: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新晴:新雨初晴。晴,这里指晴夜。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从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诗文赏析


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或六年(1136 )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并不直抒胸臆,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的确是造语“奇丽 ”(胡仔评语,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一种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刘熙载说得好,“陈去非⋯⋯《临江仙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忆首’,府注‘一梦’,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凉 。”一下子说到当前,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内容极充实,运笔也极空灵 。“闲登小阁”三句,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而是直接去写,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于是看新晴,听渔唱,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张炎称此词“真是自然而然”(《词源》卷下 )。然“自然”并不等于粗露浅显,这就要求作者有更高的文学素养。彭孙迥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若《无住词》之‘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自然而然者也”。(《金粟词话》)陈与义词作虽少,但却受后世推重,而且认为其特点很象苏东坡。南宋黄昇说 ,陈与义“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一)清陈廷焯也说,陈词如《临江仙》,“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白雨斋词话》卷一)陈与义填词时是否有意模仿苏东坡呢?从他的为人,诗作可以看出,他并不是有意模仿,而是感情的自然抒发。陈与义作诗,近法黄(庭坚)、陈(师道),远宗杜甫,不受苏诗影响。至于填词,乃是他晚岁退居时的遣兴之作,他以前既非专业作词,所以很不留心当时的词坛风气,可见并未受其影响。譬如,自从柳永、周邦彦以来,慢词盛行,而陈与义却未作过一首慢词;词至北宋末年,专门雕饰,有矫揉造作之感,周邦彦是以“富艳精工”见称,贺铸亦复如是,而陈与义的词独是疏快自然,不假雕饰;可见陈与义填词是独往独来 ,自行其是,自然也不会有意学苏(东坡)的。

不过,他既然擅长作诗,晚岁填词,运以诗法,自然也就会不谋而合,与苏相近了。以诗法入词,固然可以开拓内容,独创新意,但是仍必须保持词体本质之美,而不可以流露出直粗疏,失去词意。苏东坡是最先“以诗为词”的,但是苏词的佳作,如《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永遇乐》(明月如霜)、《洞仙歌》(冰肌玉骨)、《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诸作,都是“如春花散空,不著迹象,使柳枝歌之,正如天风海涛之曲,中多幽咽怨断之音 ”(夏敬观手批《东坡词》,转引自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 》)。评词者不可不知此意也。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
    美人为我弹五弦,尘埃忽静心悄然。古刀幽磬初相触,千珠贯断落寒玉。中曲又不喧,徘徊夜长月当轩。如伴风流萦艳雪,更逐落花飘御园。独凤寥寥有时隐,碧霄来下听还近。燕姬有恨楚客愁,言之不尽声能尽。末曲感我情,解幽释结和乐生。壮士有仇未得报,拔剑欲去愤已平,夜寒酒多愁遽明。
  • 作者:王朝佐,朝代:宋代
    古汴寒灰不可温,荧荧孤屿火犹存。一抔未问长陵土,两字先劳万乘尊。卓笔有锋兵自弱,投戈无志艺何论。清辉堂外重回首,谩说旋乾与转坤。
  • 作者:陈东,朝代:宋代
    一径萦回屋数间,我来聊欲寄清闲。道人杖履知何处,空锁烟霞万叠山。
  • 作者:徐铉,朝代:唐代
    圣主过幽谷,虚皇在蕊宫。五千宗屋母。七字秘神童。世人玉壶远,人间玉籥空。唯余养身法,修此与天通。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霜林作缬菊成长,只道花多缘叶稀。辛苦为他成蜜后,蜡蜂犹是趁花飞。
  • 作者:陈普,朝代:宋代
    秋天连夕卷烟云,似为蓬蒿有滞人。驷马高车无梦想,中秋但借一冰轮。
  • 作者:钱起,朝代:唐代
    万点瑶台雪,飞来锦帐前。琼枝应比净,鹤发敢争先。散影成花月,流光透竹烟。今朝谢家兴,几处郢歌传。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元老墟墓中得贬,诸贤烟瘴里招魂。无尽自夸佛口眼,子厚先拚鬼骨臀。
  • 作者:曾巩,朝代:宋代
    候潮动鸣舻,出浦纵方舟。举箔见兹山,岿然峙中流。朱堂出烟雾,缥缈若瀛洲。十年入梦想,一日恣寻游。屐屦上层阁,披襟当九秋。地势已潇洒,风飙更飕飕。远挹蜀浪来,旁临沧海浮。壶觞对京口,笑语落扬州。久闻神龙伏,况睹鸷鸟投。行缘石径尽,却倚岩房幽。颇谐云林思,顿豁尘土忧。昏钟满江路,归榜尚夷犹。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稍过湖头路,临流但远林。打篷知雨急,荡桨觉溪深。红叶专秋色,青铜慨古心。平生学诗友,两地复离襟。
  • 作者:叶绍翁,朝代:宋代
    银为须翅粉为肌,驱役春风不解肥。桃李上林无分到,可怜却傍菜花飞。
  • 作者:贾似道,朝代:宋代
    白头白项翅如银,上手观来一似冰。枣红牙齿如针利,总无骨肉似将军。
  • 作者:李洞,朝代:唐代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 作者:释文珦,朝代:宋代
    青峰万仞高,云路多盘纡。松柏冬不凋,悬溜成石肤。上有逍遥天,元心与道俱。长揖谢尘凡,放情常晏如。唯服玉石脂,千年貌不枯。命我登仙坛。坛名号玄都。天风起西极,日月生东隅。神仙递升降,鸾鹤相号呼。拍肩友洪崖,挥手招 * 。流目极昭旷,使我隘九区。山中有至乐,功名焉足图。
  • 作者:释师范,朝代:宋代
    万象融一奁,九色犹未多。圆净出良范,罗纹非巧梭。有样不可制,无痕安有磨。试问江影亡,如何复如何。
  • 作者:李淛,朝代:宋代
    征鞍晓踏山头月,客袂昼披松下风。况有禅堂供偃息,陶然一枕梦槐宫。
  • 作者:晁补之,朝代:宋代
    去年暑雨钩盘,夜阑睡起同征辔。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萍梗孤踪,梦魂浮世。别离常是。念当时绿鬓,狂歌痛饮,今憔悴、东风里。此去济南为说。道愁肠、不醒犹醉。多情北渚,两行烟柳,一湖春水。还唱新声,后人重到,应悲桃李。待归时,揽取庭前皓月,也应堪寄。
  • 作者:种放,朝代:宋代
    胡雏负恩信,圣主耻干戈。
  • 作者:杜羔,朝代:唐代
    因心克孝,位震遗芬。宾天道茂,轸怀气分。发祗乃祀,咳叹如闻。二歌斯升,以咏德薰。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三更轳辘声,挈水急於电。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助苗更辞劳,人力讵能偏。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