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汪钝翁六十原文 诗词名句

汪钝翁六十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汪钝翁六十原文

少壮一弹指,君今六十强。

相逢颜色改,别后鬓毛苍。

名在儒林传,经传弟子行。

河汾姚与薛,几辈许升堂。

诗词问答

问:汪钝翁六十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汪钝翁六十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汪钝翁六十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参考注释

少壮

年轻力壮;年富力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一弹指

佛家语。《法苑珠林》卷三引《僧祇律》:“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后来诗文多作“一弹指顷”,表示极短的时间。 唐 白居易 《禽虫》诗之八:“何异浮生临老日,一弹指顷报恩讎。” 明 宋濂 《孤峰德公塔铭》:“尽付闍维三昧火,一弹指顷等虚空。”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之一:“一弹指顷 恒 沙涌,楼殿重重。”

相逢

彼此遇见;会见

偶然相逢

颜色

(1) 色彩。光的各种现象(例如红色、棕色、桃红色、灰色、绿色、蓝色和白色等),或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

(2) 指显示给人看的利害的脸色

颜色不少变。——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指颜料或染料

(4) 为颜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泽

他的衣服上满都是那种颜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鬓毛

鬓角的头发

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儒林

儒家学者之群

经传

(1) 指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传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2) 泛指比较重要的古书

不见经传

弟子

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河汾

(1). 黄河 与 汾水 的并称。亦指 山西省 西南部地区。《史记·晋世家》:“ 唐 在 河 汾 之东,方百里,故曰 唐 叔虞 。”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 元 周伯琦 《过太行山》诗:“ 战国 东西分 晋 赵 ,中原南北带 河 汾 。” 清 钱谦益 《山西布政司提学右参议兼按察司佥事文翔凤授朝议大夫》:“以尔有六经七制之学,故命尔以 河 汾 。”

(2). 隋 代 王通 设教 河 汾 之间,受业者达千馀人。见《新唐书·隐逸传·王绩》。后以“河汾”指称 王通 及其学术流派。 明 高启 《追挽恭孝先生》诗之一:“ 关 洛 遗风在, 河 汾 旧业传。”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其名汰学者於 涑水 、 新安 ,奉为丹书,独反唇於 河 汾 之《元经》,则目睫之论也。”

升堂

(1).登上厅堂。 唐 韩愈 《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2).旧谓官吏登堂理事为“昇堂”。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定命録》: 张文瓘 少时,曾有人相之云:‘当为相,然不得堂食。’及在此位,每昇堂欲食,即腹胀痛。按,凡州县临厅事,今皆谓之昇堂。”

(1).登上厅堂。《仪礼·乡射礼》:“皆由其阶,阶下揖,升堂揖。”《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唐 顾况 《公子行》:“入门不肯自升堂,美人扶踏金阶月。” 清 叶廷琯 《鸥波渔话》卷六:“升堂拜遗像,入室读其书。”

(2).比喻学问技艺已入门。《论语·先进》:“子曰:‘ 由 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诫兵》:“ 仲尼 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 颜 氏居八人焉。”《云笈七籤》卷一百:“ 闕里 升堂之士,莫得而措辞云尔。” 清 王士禛 《绘川书院诗为汤荆岘侍讲赋》之一:“ 汤公 起 梁 宋 ,摄衣早升堂。”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不知道是我学舌学得太不象,还是我大哥仅学了半年的 日本 话还没有升堂,那样的一句话完全没有打响。”

(3).旧谓官吏登公堂审讯案件。《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那 幽州 路总管 泰不华 正升堂理事,小道人随牌进府,递将状子上去。”《梼杌闲评》第三六回:“ 许显纯 叫下了软监,就将参本上道他侵挪十餘万钱粮的卷案做成。次日升堂,少不得恶狠狠的夹打一番。”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来此已是宣抚衙门,不免在廊下站立一会,伺候他升堂便了。” 郭澄清 《大刀记》开篇三:“县衙的差役们……一齐放开那苍老低沉的嗓音大声嚎叫:‘大老爷升堂--!’最后这个‘堂’字,喊得长而且响。”

(4).见“ 升堂拜母 ”。

旧时官吏到公堂办公,谓之“陞堂”。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仪犹相沿 明 制,凡冠军使等官之任,拜印陞堂,吏皂趋贺,悉如大部制,故其秩虽次领侍卫府,而威仪过之。”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哲,朝代:元代
    汨汨尘寰扰。苦苦尤深窈。长系绊、不分晓。日生还恁地,夜梦魂惊杳。听分表。都缘劫劫波波绍。急急心开肇。早早俱除剿。回首处、见明*。一般真个好。万道银霞绕。这番了。秋潭皓月波光晶。
  • 作者:陶弼,朝代:宋代
    孤芳托寒木,一晓一翻新。春色不为主,天香难动人。丹枫见流落, * 坐因循。莫讶偏相爱,衰迟似我身。
  • 作者:陈普,朝代:宋代
    一日天诛正始余,百年曹马两丘墟。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
  • 作者:释如珙,朝代:宋代
    道在目前无变易,只缘体悉有亲疎。黄梅夜半传衣钵,七百人中一老卢。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一病忽两月,蓬头夏涉秋。形羸心自壮,手弱笔仍遒。昨夜灯如喜,今宵蝶莫愁。问谁驱五疟,正与五穷谋。
  • 作者:侯善渊,朝代:元代
    独坐看黄庭。始觉身心内外明。莹静不交尘事恼,心澄。固养灵源彻底清。轻泛雪花烹。寰宇空浮瑞*生。云绽霜天明月照,相迎。一颗灵砂
  • 作者:许月卿,朝代:宋代
    秀翁今又以光名,窗外琅玕不欠清。十八公松曾入梦,两三竿竹岂无情。红尘不近春风瑟,翠色能添夜雪灯。我欲钓竿蓑笠去,斸分烟雨子还能。
  • 作者:李石,朝代:宋代
    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南伐踰铜柱,西征出玉关。不如茅屋底,高枕看青山。
  • 作者:韦庄,朝代:唐代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钗上翠禽应不返,镜中红艳岂重芳!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展转令人思蜀赋,解将惆怅感君王。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