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得堂再叠壬子韵原文
膏雨优沾喜快晴,燕齐望总惬民情。
天恩真是锡而普,臣意曰惟戒以盈。
丑癸子壬幸成稔,台湾廓喀早销征。
堂颜两字书绅胜,仁祖训垂奕叶名。
诗词问答
问:戒得堂再叠壬子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戒得堂再叠壬子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戒得堂再叠壬子韵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
2. 驻跸山庄后频得阵雨渥沾又喜旋即晴霁近接梁肯堂福宁报雨摺畿南齐北阙雨之处已获优膏者十之七八农民甚为惬望
参考注释
膏雨
滋润作物的霖雨。《左传·襄公十九年》:“小国之仰大国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汉书·贾山传》:“是以元年膏雨降,五穀登。” 宋 柳永 《玉蝴蝶》词:“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声》:“甘露降,膏雨零。”
快晴
爽朗的晴天。 宋 陈与义 《夏夜》诗:“两鹊翻明月,孤松立快晴。” 宋 朱熹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之一:“ 滕王阁 下水初生,闻道登临復快晴。”
燕齐
指 战国 时 燕国 和 齐国 。后亦泛指其所在地,即今 河北 、 山东 一带。《史记·封禅书》:“求 蓬莱 安期生 莫能得,而海上 燕 齐 怪迂之方士多更来言神事矣。” 南朝 陈 张正见 《赋得韩信》:“ 淮阴 总 汉 兵, 燕 齐 擅远声。”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 燕燕 则理会得龙蟠虎踞灭 燕 齐 ,谁会甚儿婚女聘成 秦 晋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其中贮: 邯郸 歌舞, 燕 齐 技击。”
民情
(1) 人民的生产、工作以及风俗习惯等情况
熟悉地理民情
(2) 指人民的思想、意愿等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后汉书·班超传》:“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蒙圣主天恩高旷。”《红楼梦》第五三回:“咱们家虽不等这几两银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极大的恩德。《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谢老爷天恩。’”
真是
确实;的确
真是松了一口气
台湾
台湾省,简称为“台”,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仅占全国的0.38%,2013年人口总数达到2337.3517万(含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辖22县、市,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 * 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海岸线长达1600多千米,面积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也是中国东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门户。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达3952米,地跨北回归线,为热带、 * 带季风气候。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是台湾省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数民族。闽南语是台湾省民间的主要方言。南宋时澎湖属福建路。明代始称台湾,明末曾被荷兰、西班牙殖民者侵占,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并进行开发。清代于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窃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1949年 * 退守台湾,造成了台湾问题。1960年代台湾推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实现经济腾飞,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经济和科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已达到发达水平。
堂颜
厅堂上的题额。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卢文弨》:“ 卢文弨 ,字 绍弓 …… 抱经 ,其堂颜也。人称 抱经先生 。”
书绅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 子张 书诸绅。” 邢昺 疏:“绅,大带也。 子张 以 孔子 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晋 孙绰 《答许询》诗之九:“且戢讜言,永以书绅。”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王禹偁 ﹞尝侍宴 琼林 , 太宗 独召至御榻,面诫之曰:‘卿聪明,文章在 有唐 不下 韩 柳 之列,但刚不容物,人多沮卿,使朕难庇。’ 禹偁 泣拜,书绅而谢。” 闻一多 《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以上两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的新诗人书绅的。”
祖训
(1).祖先的遗训。语本《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庙謨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六三回:“ 顺治 后颇谨遵祖训,传到 咸丰 时候,已是年深月久,把祖训渐渐忘怀。”
(2).祖父的训戒。 清 曾国藩 《日记·问学》:“余之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颇能谨遵祖训父训,而不能不信药。”《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孙述祖训,笔之於书,想要垂教万世。”
奕叶
累世,代代。 汉 蔡邕 《琅邪王傅蔡郎碑》:“奕叶载德,常歷宫尹,以建于兹。”《隋书·礼仪志七》:“ 宣尼 制法,云行 夏 之时,乘 殷 之輅。奕叶共遵,理无可革。” 明 宋濂 《元徵士周君墓志铭》:“君自以奕叶为儒,继承不易,孳孳问学。” 清 刘大櫆 《<张讷堂诗集>序》:“见其父子祖孙奕叶相承如此,孰不神往而慕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