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创书皇祐曾进奏,正定治平经几回。
法宝陈家关世守,屡吟宁为诩诗材。
诗词问答
问:《再题蔡襄茶录真迹仍用庚子诗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五
2. 二句檃括襄自记语
参考注释
进奏
向皇帝报告。《敦煌变文集·张淮深变文》:“自从司徒归闕后,有我尚书独进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均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 开元 末年,外间进奏文表,都得先经 高力士 阅看,小事便直接处理,大事才告诉 唐玄宗 。”
正定
(1).校订改正。《东观汉记·张纯传》:“时旧典多闕,每有疑义,輒为访 纯 ,自郊庙、婚冠、丧纪礼仪,多所正定。” 宋 叶适 《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鷄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数千载未了事皆欲正定,名章伟著皆欲銓品,异闻逸传皆欲论述。”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古人之作,必正定而后出,若 丁敬礼 之服 曹子建 。”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馀》:“佥事--文士诗人往往误作签事,今据官书正定。”
(2).端正而坚定。《三国志平话》卷上:“ 高祖 无正定, 吕后 斩诸侯。” 孙中山 《革命成功始得享国民幸福》:“我们处在这种艰难困苦之中,操守便要正定。”
(3).佛教语。梵语“三昧”之意译。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为八正道之一。 隋 慧远 《大乘义章》卷十三:“心住一缘,离於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於邪乱,故説为正。” 宋 苏辙 《题李公麟山庄图》诗之三:“佛口如澜翻,初无一正定;画作正定看,於何是佛性?”
治平
(1).治国平天下。语本《礼记·大学》:“身脩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之三:“太子异日有天下之责者也。但得青宫读书,辨古今兴亡,识人才邪正,足以治平耳矣。”
(2).谓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 宋 苏轼 《晁错论》:“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变法》:“自 唐 虞 讫 夏 、 商 、 周 ,最称治平。”
(3).指官吏治理政事的功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孝文皇帝 初立,闻 河南 守 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 清 李渔 《奈何天·隐妒》:“自齠齔之年,出来应试,早登甲第之先;从学仕之日,出去临民,便擢治平之最。”
法宝
(1) 产生非凡的效果或奇迹般效果的某种东西。
(2) 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3) 道教神话中说的能制伏或杀伤妖魔的宝物
(4) 比喻用起来特别有效的工具、方法或经验
诗材
(1).诗的素材。 宋 陆游 《冬夜吟》:“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清 厉鹗 《<绿杉野屋集>序》:“诗材富,而意以为匠,神以为斤,则大篇短章,均擅其胜。”
(2).诗才。 元 吴莱 《题<永嘉唐氏清节处士卷>》诗:“晴窓抚卷尽达者,秃笔落纸谁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