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我身如孤云,随风堕湖边。墙东木阴好,初识避世贤。
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披君三迳草,分我一味禅。
胡为黄鹄举,忽上湖南船。
竟随文若去,聊伴元礼仙。
洞庭烟发渚,潇湘雨鸣川。
三老好看客,天高柁楼前。
子鱼独留滞,坐送管邴迁。
作诗相棹讴,寄恨余酸然。
诗词问答
问:《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的作者是谁?答:陈与义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与义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与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我身
我自己;我这个人。 唐 韩愈 《赠张籍》诗:“我身蹈 丘 軻 ,爵位不早綰。” 唐 白居易 《我身》诗:“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
孤云
(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
(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随风
(1).卦象名。《易·巽》:“《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孔颖达 疏:“随风《巽》者,两风相随,故曰‘随风’。风既相随,物无不顺。” 高亨 注:“本卦是两《巽》相重,《巽》为风,然则本卦卦象是风与风相随而吹也。按《象传》又以风比君上之教命,随风乃比教命重申。”
(2).任凭风吹而不由自主。《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与波摇荡,奄薄水渚。” 郭璞 注:“皆鸟任风波自纵漂貌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自志》:“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
(3).比喻随俗从众。《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 惲 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吕向 注:“言 会宗 犹復随口如风之靡草,亦何求称善之誉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自非不待 文王 之豪杰,有不随风草偃哉!风之既成,贤君相三纪挽之不足;风之将变,一狂士败之有餘。”
墙东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 君公 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 王君公 。’”后因以“墙东”指隐居之地。 北周 庾信 《和乐仪同苦热》:“寂寥人事屏,还得隐墙东。” 唐 王维 《登楼歌》:“执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隐兮墙东。” 宋 黄庭坚 《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 王 谢 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沧浪何地稳?晞髮问墙东。”
避世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有名
出名;名字为大家所知
有名的科学家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无名钱
(1).未标名目的国库款。多指私人官俸归公者。《汉书·张安世传》:“ 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大盛,乃辞禄。詔都内别臧 张氏 无名钱以百万数。”《南史·萧绩传》:“﹝ 绩 ﹞所有租秩,悉寄天府。及薨后,少府有 南康国 无名钱数千万。”《新唐书·王绍传》:“是时,兵旱无年,詔户部收闕官俸,税茶及无名钱,以修荒政。”
(2).指来路不明的钱。 清 于成龙 《新民自省六戒》:“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
三迳
见“ 三径 ”。
一味禅
佛教谓不立文字语言、顿悟而明之禅。《联灯会要·卢山归宗智常禅师》:“师因小师 大愚 辞师,问甚处去,云:‘诸方学五味禪去。’师云:‘诸方有五味禪,我这里有一味禪,为甚不学?’” 宋 陈师道 《寄晁载之兄弟》诗:“端能过我三冬学,可復参儂一味禪。” 宋 王灼 《送演上人》诗:“据堂説法尽龙虎,只应饱取一味禪。”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鹄举
鸿鹄高飞。 汉 焦赣 《易林·谦之颐》:“鸟升鵠举,照临东海。” 元 吴莱 《次韵胡仲申云门纪行》:“前峰如鸿鶱,后岭类鵠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某协院>》:“伏以龙飞天际,甲金流万界之红光;鵠举臺端,羽玉刷九重之黄燄。”
湖南
中国南部的省,简称湘。面积211800万平方公里,人口6128万(1990),省会长沙。湖南省东、南、西三部分为山地丘陵,中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湘、资、沅、澧四水向北流入洞庭湖。该省为中国江南交通枢纽,京广、湘桂、淅赣、湘黔铁路经本省,全省铁路总长2千多公里。有色金属储量丰富,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储量占世界第一。是中国南方的林业基地和以稻米为主的粮食产区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烟发
纷起。 汉 蔡邕 《刘镇南碑》:“俄而 汉 室大乱,祸起萧墙,贼臣专政,豪雄虎争,县邑閭里,奸宄烟发,州县残破。”
潇湘
(1).指 湘江 。因 湘江 水清深故名。《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 江 渊, 澧 沅 之风,交 瀟湘 之渊。”《文选·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诗》:“ 洞庭 张乐池, 瀟湘 帝子游。” 李善 注引 王逸 曰:“ 娥皇 女英 随 舜 不返,死於 湘水 。” 唐 李白 《远别离》诗:“古有 皇 英 之二女,乃在 洞庭 之南, 瀟湘 之浦。” 王琦 注引《湘中记》:“ 湘川 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 元 耶律楚材 《用薛正之韵》:“ 凤池 分付夔龙去,万顷 瀟湘 属 湛然 。” 明 徐祯卿 《古意》诗:“帝子葬何处, 瀟湘 云正深。”
(2). 湘江 与 潇水 的并称。多借指今 湖南 地区。 唐 杜甫 《去蜀》诗:“五载客 蜀 鄙,一年居 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 瀟湘 游?”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归辅五云丹陛,回首 楚 楼千里,遗爱满 瀟 湘 。” 明 何景明 《雁》诗:“长风度关塞,九月下 瀟 湘 。”
老好
(1).忠厚老实。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再老好也没有的我的一位堂兄,那天看戏虽然在场,他还受了误伤,但他遭了斥退。”
(2).方言。犹很好。 老舍 《龙须沟》第三场:“可是呀,他们也有不大老好的地方!”
看客
观众;读者。 鲁迅 《<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茅盾 《我们这文坛》:“朋友!这不是苦了看客?看客们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看客们的嗜好各殊咸酸。” 巴金 《家》八:“我既不是演员,又不担任什么职务,我只是一个看客。”
柁楼
(1).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舱室。因高起如楼,故称。 唐 杜甫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之二:“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柁,一本作“ 舵 ”、“ 柂 ”。 宋 范成大 《满江红》词:“天渐远,水云初静,柁楼人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请言舟制,曰八轮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轮,其上三桅,柁楼后峋。”
(2).借指乘船。 清 姚鼐 《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于虎丘》诗之一:“柁楼 吴 越 壮游年,遗佚编诗 歷下 前。”
子鱼
鲻鱼的别名。 宋 王得臣 《麈史·诗话》:“ 闽 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 莆田 迎仙镇 乃其出处。” 宋 梅尧臣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宋 叶适 《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鯔,色緇黑,故名。 粤 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太平御览》卷九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操 《四时食制》:“ 郫县 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留滞
亦作“ 留蹛 ”。1.停留;羁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唐 王建 《荆门行》:“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復白头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道光 丙申,余留滞 岭 外者,再閲岁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妈 还舍不得走……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只得站起来谢了 六一姊 ,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
(2).指扣留,强行留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
(3).搁置;阻塞。《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处法允当,狱无留滞。”《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宋 司马光 《乞与诸位往来商量公事札子》:“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贵论议详尽,事无留滞。” 孙中山 《建国方略·国际共同开发实业计划》:“假使外国银行先遵正当之途……然后与政府订契约,则事顺易行,岂复有留滞之忧?”
(4).指搁置之事。《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基 ﹞后带 潁川郡 ,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5).屯积东西;积聚。《史记·平準书》:“日者,大将军攻 匈奴 ,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 司马贞 索隐:“留蹛无所食。墆(蹛)音迭,谓贮也。 韦昭 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滞’字,则墆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穀,则贫者无所食也。”《后汉书·段熲传》:“ 匈奴 、种 羌 ,并擅其地,是为癕疽伏疾,留滞胁下,如不加诛,转就滋大。”
(6).指身处困境。《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王逸 注:“言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诗:“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宋 司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诗:“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驤。”
(7).指身处困境之人。《汉书·儒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 颜师古 注:“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义而为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
棹讴
亦作“櫂謳”。摇桨行船所唱之歌。 晋 左思 《蜀都赋》:“吹洞簫,发櫂謳。” 南朝 宋 鲍照 《登黄鹤矶》诗:“临流断商絃,瞰川悲棹謳。” 唐 杜甫 《渼陂行》:“鳧鷖散乱棹謳发,丝管啁啾空翠来。” 清 黄景仁 《渡青弋江》诗:“甫聆棹謳响,劳躅渺已忘。”
寄恨
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唐 刘禹锡 《伤愚溪》诗引:“ 柳子 殁三年,有僧游 零陵 ,告余曰:‘ 愚溪 无復曩时矣!’一闻僧言,悲不能自胜,遂以所闻为七言以寄恨。” 唐 李商隐 《夜思》诗:“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璫。”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
酸然
(1).小雨貌。 宋 刘弇 《走笔答郭子隆句稽》诗:“酸然梅雨天,烦襟斗湔浣。”
(2).凄然,悲伤。《晋书·殷仲堪传》:“﹝ 仲堪 ﹞将之任,又詔曰:‘卿去有日,使人酸然。’” 宋 陆游 《送子虡赴金坛丞》诗:“平生知几别,此别益酸然。”
诗文赏析
原题: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登舟作诗送之并简恭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