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原文
先生素志已形诗,弟子何妨鼓瑟希。时若伊周方有任,命如孔孟可无归。
要终四海乘槎去,高谢西山食粟非。
此道难言身未果,且当从世共依违。
诗词问答
问: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王令
问: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令的名句有哪些?答:王令名句大全
王令和孙莘老将赴太平二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先生
(1)
(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
对杜先生讲话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 旧时称管帐的人
在商号当先生
(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算命先生
(6) 对长者的尊称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7) 老师
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
(8) 医生
素志
向来怀有的志愿
宿心素志
弟子
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鼓瑟
(1).弹瑟。《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
(2). 汉 杨恽 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 秦 也,能为 秦 声。妇, 赵 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 华伯 夫妇如鼓瑟, 汝威 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时若
四时和顺。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雨表》:“臣闻圣明在上,刑政叶中,则天地气和,风雨时若。” 宋 苏轼 《春祈诸庙祝文》:“愿疾沴之不兴,庶风雨之时若。”
周方
周全方便。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不做周方,埋怨杀你个 法聪 和尚!”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二折:“想着俺用时不当,不作周方。”
孔孟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和 孟子 的并称。 晋 张协 《洛禊赋》:“於是搢绅先生,啸儔命友,携朋接党,冠童八九,主希 孔 孟 ,宾慕 颜 柳 。临涯咏唫,濯足挥手。”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 邹 ,后始卓犖称 軻 丘 。” 元 郝经 《原古上元学士》诗:“麟死九鼎沦,万世无 孔 孟 。文字糠粃餘,扶藉不絶圣。” 清 朱轼 《<张子全书>序》:“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 孔 孟 为法。”
无归
(1).不回去;不回归。《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唐 李洞 《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尘刼自营还自坏,禪门无住亦无归。”
(2).无所归宿。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景公 覩婴儿有乞於途者。公曰:‘是无归夫。’ 晏子 对曰:‘君存,何为无归!’”
(3).指不出嫁。 宋 叶适 《陈处士姚夫人墓志铭》:“终以豫治,而不使其女之无归也。”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乘槎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后至 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正是此人到天河时。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艺文类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也载有类似的传说: 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经月,到一城市,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序》:“况復舟楫路穷,星汉非乘槎可上;风飇道阻, 蓬莱 无可到之期。” 宋 苏轼 《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清 孔尚任 《岸桴记》:“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诗之一:“乘槎断消息,无处觅 张騫 。”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诗之一:“闻道乘槎客,安流实快哉。” 清 黄遵宪 《远归》诗:“且图傍岸牵舟住,竞説乘槎犯斗还。”参见“ 星槎 ”、“ 浮槎 ”。
高谢
(1).辞去;辞别。 晋 左思 《魏都赋》:“传业禪祚,高谢万邦。”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2).犹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六:“应知谈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3).推辞。《晋书·孙愉孔汪等传论》:“ 愉 高谢百万之貲,辞荣数亩之宅,弘止足之分,有廉让之风者矣。”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难言
(1) 未被言词表达或非言词所能表达
令人窒息的恼怒和难言的耻辱
(2) 非语言所能表达
病人可能有难言之苦
未果
没有实现;未成事实。 晋 陶潜 《桃花源记》:“ 南阳 刘子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宋 欧阳修 《与程文简公书》:“某自病起,益疲,不能復旧,岂遂衰邪?碌碌处此,思去未果。”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拟请 刘石庵 补书,而代葺此屋……因循未果,不识何日偿此愿也。”
且当
犹该当。《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今正临讲业,且当讫事。” 宋 梅尧臣 《送临江胥令》诗:“且当传竹枝,莫学乘篮轝。”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李林甫以计陷数人》:“ 林甫 召 绚 子曰:‘尊府素望,上欲任以 交广 。若惮行,且当请老。’ 绚 惧,从之。”
从世
谓顺从时俗。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先生之不从世兮,惟道是就。”
依违
(1).迟疑。 汉 刘向 《九叹·离世》:“余思旧邦,心依违兮。”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徐尚书》:“妇依违未应,公色愈厉,起解驴欲行。”
(2).谓模棱两可。《公羊传·襄公二年》“ 齐姜 与 繆姜 ,则未知其为 宣 夫人与? 成 夫人与” 汉 何休 注:“ 齐姜 者, 宣公 夫人;九年 繆姜 者, 成公 夫人也。传家依违者, 襄公 服 繆姜 丧未踰年,亲自伐 郑 ,有恶,故传从内义,不正言也。”
(3).依顺;依仗。《宋书·郑鲜之传》:“﹝ 高祖 ﹞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此国之大事,宜君臣各尽所见,勿以朕先言而依违於前,同异於后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此辈依违权势,贼害忠良。”
(4).形容乐声抑扬动听。《文选·曹植<七启>》:“飞声激尘,依违厉响。” 刘良 注:“依违,乍合乍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