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初夏原文 诗词名句

初夏

作者:丘葵 朝代:宋代

初夏原文

当春一脉生生意,直到如今始洁齐。
千树向荣知靖节,一庭交翠见濂溪。
柳塘花坞心应懒,葵扇栎笙手自携。
犹自清和未蒸溽,可人日日竹亭西。

诗词问答

问:初夏的作者是谁?答:丘葵
问:初夏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丘葵的名句有哪些?答:丘葵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生生

后缀,用在名词素形容词素后面以增强词意

虎气生生

好生生

直到

(1) 径直抵达

直到北京来学艺

(2) 一直到(多指时间)

直到半夜

他一直往梯子上爬,直到喘不过气来

这一事故直到早晨才被发现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向荣

滋长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靖节

见“ 靖节徵士 ”。

濂溪

湖南省 道县 水名。 宋 理学家 周敦颐 世居溪上。 周 晚年移居 江西 庐山 莲花峰 下,峰前有溪,因取旧居 濂溪 以为水名,并自以为号,世称 濂溪先生 。 宋 黄庭坚 有《濂溪诗》。《宋史·道学传一·周敦颐》:“﹝ 周敦颐 ﹞以疾求知 南康军 。因家 庐山 莲花峯 下,前有溪,合於 湓江 ,取 营道 所居 濂溪 以名之。” 清 方苞 《余处士墓表》:“求 朱子 遗蹟,再至 匡庐 ,淹留 濂溪 、 鹿洞 。”

柳塘

周围植柳的池塘。 唐 严维 《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唐 王建 《汴路水驿》诗:“晚泊水边驛,柳塘初起风。” 元 陈基 《春日邵氏园池》诗:“柳塘水暖鸳鸯浴,花径风酣蛺蝶飞。”

花坞

(1).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种植花木的地方。 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时歌·春歌之四》:“花坞蝶双飞,柳隄鸟百舌。” 宋 杨万里 《望雨》诗:“须臾水平堦,花坞湿半角。”《老残游记》第二回:“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回廊那一边的种种好景致……花坞假山,游人全看过了。”

(2).茶名。 宋 陆游 《兰亭道上》诗:“ 兰亭 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自注:“花坞,茶名。”

葵扇

用蒲葵叶制成的扇子。俗称芭蕉扇。《晋书·谢安传》:“有蒲葵扇五万。” 唐 白居易 《游丰乐招提佛光三寺》诗:“竹鞋葵扇白綃巾,林野为家云是身。” 宋 范成大 《嘲蚊》诗:“驱以葵扇风,薰以艾烟湿。”

犹自

尚,尚自

现在提起那件事,犹自叫人心惊肉跳

清和

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则万生遂茂。”《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出为冠军司马, 东莞 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3).清静和平。形容人的性情。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君膺皇灵之清和,受明哲之上姿。”《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 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 荀羡 字 令则 , 潁川 人,光禄大夫 崧 之子也,清和有识裁。”《南史·梁纪上·武帝上》:“皇考外甚清和,而内怀英气。”

(4).(声音)清越和谐。《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镜纯粹之至精,聆清和之正声。” 李周翰 注:“聆,听也,言天下謌謡清和之正声。”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声噭誂兮清和,音晏衍兮要媱。”《文选·嵇康<琴赋>》:“清和条昶,案衍陆离。” 张铣 注:“言琴声清和有调。”《初学记》卷三十引 晋 傅玄 《蝉赋》:“声嚖嚖以清和兮,遥自託乎兰林。”

(5).(诗文)清新和顺。 宋 苏轼 《<邵茂诚诗集>叙》:“余读之,弥月不厌,其文清和妙丽,如 晋 宋 间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海刚峯 严厉孤介,而诗却清和。” 清 姚鼐 《<恬庵遗稿>序》:“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雅,有越俗之韵。”

(6).农历四月的俗称。 明 卢象升 《与蒋泽垒先生书》之四:“家大人于清和闰月初二日抵 白登 公署。”一说指农历二月。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盖指二月也。 小谢 诗因之,故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今人删去‘犹’字,而竟以四月为‘清和’。”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清和月》:“二月为清和。 张平子 《归田赋》:‘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谢灵运 诗:‘首夏犹清和。’今以四月当之。”

蒸溽

(1).闷热而潮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 成都 乃未尝有梅雨,惟秋半积阴气令蒸溽,与 吴 中梅雨时相类耳。” 明 宋濂 《题<栖云轩记>后》:“今年夏六月,客有授予 苏太史 《栖云轩记》,记为本庵上士作,其状 灵岩 之景,亦分明如画,蒸溽为之顿消。”

(2).湿热。中医学上所指的一种病理现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阳所至,为火生,终为蒸溽。”

可人

适合人的心意

日日

(1) 天天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一天一天地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贾谊《论积贮疏》

竹亭

(1).竹林中的亭子。

(2).用竹建造的亭子。 唐 韦应物 《滁州园池燕元氏亲属》诗:“水门架危阁,竹亭列广筵。” 宋 梅尧臣 《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诗:“竹亭临水美可爱,嗑咂草木皆吐苞。” 周瘦鹃 《行云集·新西湖》:“一带用刺杉木作成的走廊和两座伸出湖滩的竹亭,朴雅可喜。”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明窗内,晃晃绝尘无覆草。指作菩提却不真,白顶门开全领会。
  • 作者:沈约,朝代:南北朝
    江南箫管地。妙响发亟待枝。殷勤寄玉指。含情举复垂。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讵知。
  • 作者:周默,朝代:宋代
    五十衰翁二十妻,目昏发白已头低。绛帏深处休论议,天外青鸾伴木鸡。
  • 作者:范成大,朝代:宋代
    垂垂瘦萼泫微霜,剪剪纤英锁暗香。金雀钗头金蛱蝶,春风傅得旧宫妆。
  • 作者:汪莘,朝代:宋代
    鳌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步虚韵稳吸晨礼,环佩声迟识晚朝。饭啗青精颜色好,词歌白鹤利名消。囊空阿堵缘辞宠,匣蓄干将为斩妖。折角巾多裁氎布,隐居衣尽屏鲛绡。神游汗漫趋蓬岛,禹步回旋指斗杓。九转丹砂盈日月,三千功行继松乔。密渠细石通泉窦,斜插疏篱护药苗。瓮裹香醪斟琥珀,壁间修扇阁芭蕉。蟠桃欲熟人争窃,野菜初生手自挑。花卉得时舒锦绣,瓶汤娱客奏笙箫。长松夭矫龙千尺,嫩竹琳琅玉万条。凤翅乱峰森洞口,羊肠微径绕山腰。床眠瘿木肱常曲,兀坐文藤足屡翘。衮衮骞河倾俊辨,温温和璞琢孤标。我惭未跃三春浪,君去行看
  • 作者:胡祗遹,朝代:元代
    应飞熊佳兆,年共德,两俱高。论少日才名,遐龄劲节,合擅中朝。文章在公余事,快笔端、云海□风涛。四海名卿奇士,百年齐入钧陶。笑将经济让儿曹。万事一秋毫。享内相尊荣,金莲画烛,宫锦朝袍。投壶雅歌文会,尽百杯、春色醉仙桃。好为升平强健,宾从东岱南郊。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卧对佳辰两鬓斑,幽忧深闲屋三间。芎能去湿方摩腹,菊可延龄少慰颜。骨瘦免教先落帽,酒行无分作颓山。遥知太守登高处,座客诗成烛影闲。
  • 作者:张公庠,朝代:宋代
    红芳渐少绿阴多,留得韶光满内家。不用金炉添麝炷,深闺挂木香花。
  • 作者:李孙宸,朝代:明代

    清磬朝来扣几声,皈心趺坐理残经。

    顶巢膝灌原吾事,懒扫从教叶满庭。

  • 作者:曹雪芹,朝代:清代
    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