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谷原文
蚝焰云头玉雪身,缓行微咏岸乌巾。始从谷里看修行,却向水滨逢丽人。
客子去时方得月,岭猿啼后便无春。
凤凰欲下箫声紧,狼籍瀛洲万斛尘。
诗词问答
问:梅谷的作者是谁?答:周文璞
问:梅谷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周文璞的名句有哪些?答:周文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云头
(1)
(2) 成朵的云
(3) 云彩上面
玉雪
(1).白雪。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宋 杨万里 《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 卢谿 南,炯如玉雪照晴嵐。” 明 杨慎 《谢同乡诸公寄川扇》诗之二:“自觉金风爽仙驭,谁将玉雪洒人寰。”
(2).喻洁白美丽。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元 汤式 《柳营曲·薛琼琼弹筝图》:“玉雪颜,翠云鬟, 昭阳殿 里醉了几番。”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儿时肌体玉雪,眉目朗秀。”
(3).喻高洁。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宋 赵以夫 《孤鸾·梅》词:“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
(4).借指白色的花。 宋 范成大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诗:“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清 朱鹤龄 《禊日石湖社集》诗:“祓除无异 永和 年,玉雪遗坡赏倍妍。”
(5).喻少妻或爱子。 宋 辛弃疾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词:“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 邓广铭 注:“详词中戏语或当在 徐 氏已经续婚之后。” 金 元好问 《吊岳家千里驹》诗:“掌中玉雪恩怜在,笔底云烟取次休。”
行微
做细小的事情。《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
乌巾
黑头巾。即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时 张弘 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 张乌巾 。”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仇兆鳌 注:“《南史》:‘ 刘巖 隐逸不仕,常著緇衣小乌巾。’”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再和呈朱漕元顺》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草堂图裡乌巾岸,好指点银筝红板。”
修行
(1) 修养德行
(2) 出家学佛或学道;行善积德
水滨
靠近水的场所;岸边
丽人
美貌的女子;美人
绝色丽人
客子
旅居异乡的人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时方
指 宋 元 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 陈念祖 有《时方妙用》四卷、《时方歌括》二卷,即选用时俗通用的药方编辑而成。
得月
受到月光的照临。 唐 李白 《经离乱后赠江夏韩太守良宰》诗:“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 宋 王阮 《和陶诗六首·和归田园》:“野旷易得月,谷虚常带烟。” 宋 俞文豹 《清夜灵》:“ 范文正公 镇 钱塘 ,兵官皆被荐,独巡检 苏麟 不见録,乃献诗云:‘近水楼臺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狼籍
见“ 狼藉 ”。
瀛洲
亦作“ 瀛州 ”。1.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 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 ,二曰 员嶠 ,三曰 方壶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 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邹林游学》:“ 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狱中赠邹容》诗:“ 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鲁迅 《集外集·<题三义塔>诗》:“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 阎立本 画像, 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事见《新唐书·褚亮传》。后来的诗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归思》诗之二:“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 瀛州 。”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朝登 瀛洲 ,暮赐莲炬。” 清 陈梦雷 《杨椒山先生祠》诗:“衅开马市英魂恨,庙焕 瀛洲 俎豆香。”参见“ 登瀛洲 ”。
万斛
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