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俗十二首原文
愚氓扰潢池,囏难亦常态。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
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孵壳微,跐践悉糜碎。
养成羽翮雄,飞掣鞲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
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
隆宽俗与新,侥幸汝勿再。
诗词问答
问:论俗十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刘子翚
问:论俗十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子翚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子翚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愚氓
愚昧之人
潢池
(1).池塘。 明 唐顺之 《海上凯歌赠汤将军》诗之二:“自咤一身都是胆,欲将巨海作潢池。”
(2).见“ 潢池弄兵 ”。
囏难
困难,艰难。《汉书·韦贤传》:“ 玄成 復作诗,自著復玷缺之囏难,因以戒示子孙。” 宋 范仲淹 《贺胡侍郎致仕》:“﹝ 胡侍郎 ﹞赫有华名,密多阴施,囏难险阻,尽力乎三朝。”
犹祸乱。《汉书·翟方进传》“岂亦知命之不易乎” 唐 颜师古 注:“言 义信 不知天命不可改易,乃大为囏难以干国纪,是自相谋诛伐其室也。”
常态
(1) 固定的姿态
(2) 平常的、正常的状态
一反常态
簪绅
犹簪带。 唐 颜师古 《奉和正日临朝》:“肃肃皆鵷鷺,济济盛簪绅。” 宋 范仲淹 《祭韩少傅文》:“子孙詵詵,礼乐簪绅。” 明 张居正 《答陈节推书》:“凡在簪绅,举同欣庆。”
包藏
(1) 蓄含
大海包藏着许多秘密
(2) 隐藏
包藏祸心
可怪
令人诧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刘将军 生平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 宋 苏轼 《上韩太尉书》:“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戮力於王事,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慢》词:“可怪近来,传语也无箇。”
豺声
(1).比喻凶恶残忍者的声音。《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声,忍人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 为人,蜂準,长目,鷙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潘阳仲 见 王敦 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2).指凶残的人。 唐 崔致远 《出师后告辞状》:“顷烦豹略,佇灭豺声。”
游言
(1).浮夸不实的言论。《礼记·缁衣》:“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今研覈至论,渊乎有味,非游言架空之徒,喜未尝不至抃也。”《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端平三年》:“内则嬖御怀私,为君心之蠹;外则子弟寡谨,为明政之累。游言噂沓,宠赂章闻,欲簫勺太和,得乎!”
(2).指流言。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宁皇登位》:“採之游言,殊有惊悸;採之国论,曾无建明。”
虚浮不实的言语。《文选·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无或游言,以增邑邑。” 李善 注:“《礼记》曰:‘大人不倡游言。’ 郑玄 曰:‘游,浮也,不可用之言。’” 唐 张鷟 《游仙窟》:“君子不出游言,意言不胜再。”
凶焰
见“ 凶焰 ”。
亦作“ 凶燄 ”。凶恶的气焰。《新唐书·李抱玉传》:“ 史思明 已破 东都 ,凶焰勃然,鼓而行,自谓无前。” 宋 苏舜钦 《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燄豪。” 清 侯方域 《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今凶焰復张,堕坏名城,不下十数。”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 满洲 人的凶焰已经缓和, * 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
凶恶的气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积习》:“每有淫佚干上之事,有司以其天潢,故为屈法,市井之善良者又多畏其威势,不敢与抗,适足以长其兇焰。” 郑振铎 《桂公塘》十一:“白灿灿的银光收敛了那老妇人的凶焰。”
机会
(1) 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时机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给受伤者一个治疗的机会
(2) 指关键
(3) 要害
跐践
践踏。 宋 刘子翚 《谕俗》诗之四:“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
糜碎
粉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碑石糜碎,靡有遗矣。” 宋 司马光 《答周同年书》:“夫任羸者以万钧之重,非徒不能负也,且有颠仆糜碎之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崖陡谷深,堕必糜碎。”
养成
(1).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巴金 《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2).教育。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 宋 曾巩 《筠州学记》:“令 汉 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於学行,岂有彼此之偏,先后之过乎?”
羽翮
(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郑玄 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2).指翅膀。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唐 杜甫 《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李大钊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
(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 张守节 正义:“羽翮,鸟也。角觡,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羽翮頡頏,鳞介浮沉。”
(4).比喻辅翼或辅佐者。《后汉书·隗嚣传》:“今俊乂并会,羽翮并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5).比喻力量。 章炳麟 《秦力山传》:“ 孙公 之在东国,羽翮未具, 力山 独先与游。”
(6).犹飞腾。 宋 苏泂 《雨中花·怀刘改之》词:“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
(7).指翼星。《史记·天官书》:“翼为羽翮,主远客。”
飞掣
迅速飞去。 唐 杜甫 《去矣行》:“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
鞲绳
拴住韝鹰的绳子。借指羁绊。 宋 刘子翚 《谕俗》诗之四:“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淹岁
犹经年。《晋书·苻坚载记下》:“臣闻 季梁 在 随 , 楚 人惮之; 宫奇 在 虞 , 晋 不闚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 宋 薛季宣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诗:“雪中山更好,淹岁定如何。”《明史·谭纶传》:“ 纶 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輒调,居官无淹岁。”
螫毒
谓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韩非子·用人》:“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螯毒,故姦人服。”《淮南子·俶真训》:“夫忧患之来攖人心也,非直蜂蠆之螫毒。”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吹毛求疵,并施螫毒。”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手板击凤》:“可惜当筵笑语喧,翻做临岐哭,愿洞鉴微忱,休教被螫毒。”
疆界
(1) 国界
(2) 边界,分界线
向来
(1) 一贯如此
(2) 先前
向来之烟霞。——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向来不过笼络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端由
原因;缘由
他把事情的端由说了出来
不容
(1)
不许;不让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
(2)
不容许存在;不接纳(为世所不客)
南冠
(1) 俘虏的代称
晋侯观于军府,见 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左传·成公九年》。 杜预注:“南冠,楚冠也。”
(2) 后世以“南冠”代被俘
载路
满路。《诗·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朱熹 集传:“载,满也。满路,言其声之大也。” 晋 左思 《魏都赋》:“餘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威令首涂,仁风载路。” 清 归庄 《城陷后二十日访得兄子益孙所在抱之以归口占四绝句》之四:“三日啼飢声载路,赖渠裹饭进王孙。”
东市
(1) 东面的市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乐府诗集·木兰诗》
(2) ∶刑场。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泛称刑场为“东市”
身送东市。——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侥幸
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或免除灾害
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