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原文 诗词名句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

作者:陈孟阳 朝代:宋代

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原文

形如合皂对清江,吴汉神仙古道场。
玉像灵多民受赐,天书岁久墨犹香。
绛霞密锁灵仙馆,碧雾轻笼正一堂。
苍藓斓斑双鲤石,寒泉澄湛九龙塘。
著衣台上三冬暖,鸣水亭前六月凉。
擣药鸟声喧夜榻,升天马迹印西冈。
葛憩源深生异草,凌云峰峻染瑶光。
丹井虽存人杳漠,松巢空见鹤飞翔。
屏妆水墨夸陶弼,门断尘埃忆孟昌。
风来松桧笙箫地,春入园林锦绣乡。
个中自少红尘到,闲里惟知白昼长。
景物敢吟成实录,愿凭贤宰一称扬。

诗词问答

问: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的作者是谁?答:陈孟阳
问:答清江钱大尹问合皂山中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孟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孟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合皂

山名。在江西省樟树市东﹐周回绵亘二百馀里。道教以为七十二福地之一。

清江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 梁 何逊 《初发新林》诗:“鐃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 王昌龄 《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2).古 夷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 夷水 即 佷山 清江 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 蜀 人见其澄清,因名 清江 也。”

神仙

(1) 神话中指能力非凡、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人物

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守以兵解,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梅花岭记》

(2) 道家指人所能达到的至高神界的人物。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的人;又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道场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玉像

玉雕的像。亦以敬称神像。《南史·夷貊传上·南海诸国》:“ 晋 义熙 初,始遣使献玉像,经十载乃至。像高四尺二寸,玉色洁润,形制殊特,殆非人工。” 唐 王建 《题应圣观》诗:“空廊鸟啄花砖缝,小殿虫缘玉像尘。”《宋史·乐志十五》:“金舆玉像下瑶京,綵仗拥霓旌。” 元 张宪 《举几行》:“ 含章殿 前玉像毁,画轮车发宫门起。”

天书

(1) 天上神仙写的书或信(迷信)

对我来说,这本书就跟天书一样难懂

(2) 比喻难认的文字或难懂的文章

这封信字太潦草,像天书似的

(3) 古代帝王的诏书

灵仙

神仙。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涉海则有 方丈 、 蓬莱 ,登陆则有 四明 、 天台 ,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 唐 张说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景》诗:“药妙灵仙宝,境华巖壑选。” 宋 范仲淹 《太清宫九咏》序:“览灵仙之区,异其八物。益以宫题,而成九咏。”

碧雾

青色的云雾。 唐 高宗 《过温汤》诗:“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 宋 陆游 《月夕》诗:“出门碧雾合,九陌无人行。” 明 高明 《琵琶记·激怒当朝》:“目断青鸞瞻碧雾,情深红叶看金沟。”

正一

(1).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 南朝 齐 顾欢 《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 。” 南唐 谭峭 《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2).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斓斑

颜色驳杂。灿烂多彩

双鲤

(1).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澄湛

纯净,清晳。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闭息郤虑,扫灭尘相,使心澄湛,诸念不起。”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舟次渐近江南》词:“秋光澄湛明於雪,映水上茜帐银毬。”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考道之士,以其所得于彼者,反以証诸吾古人之所传,乃澄湛精莹,如寐初觉。”

九龙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 * 。”《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三冬

冬季。三个冬天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杜荀鹤《溪居叟》

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汉书·东方朔传》

水亭

临水的亭子。 唐 杜审言 《夏日过郑七山斋》诗:“薜萝山逕入,荷芰水亭开。” 宋 欧阳修 《花赋》:“晚浦烟霞,水亭风日。” 清 高宗 《戊辰大明湖题》诗:“应接无暇有餘乐,水亭清雅陈笔砚。” 郭沫若 《瓶》诗之四:“我是凭倚在 孤山 的水亭,她是伫立在亭外的水滨。”

六月

《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擣药

1.舂捣药材。《南史·宋纪上·武帝》:“﹝ 武帝 ﹞明日復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覘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药。” 南唐 李煜 《病中书事》诗:“月照静居唯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2.古代传说月中有白兔捣药。 晋 傅玄 《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擣药。” 唐 李白 《朗月行》:“白兔擣药成,问言与谁餐?”

3.鸟名。

升天

上升到天界; 指死亡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迹印

痕迹。 巴金 《电》三:“我也知道过去的生活在一个人的心灵上留下的迹印是很难消灭的。” 巴金 《忆·忆》:“那许多被我爱过的生命在我的心上刻划了那么深的迹印,我能够把他们完全忘掉么?”

凌云

高耸入云

壮志凌云

瑶光

(1).北斗七星的第七星名。古代以为象征祥瑞。《淮南子·本经训》:“瑶光者,资粮万物者也。” 高诱 注:“瑶光,谓北斗杓第七星也……一説,瑶光,和气之见者也。” 汉 张衡 《西京赋》:“上飞闥而远眺,正睹瑶光与玉绳。”《宋书·符瑞志上》:“帝 顓頊 高阳氏 ,母曰 女枢 ,见瑶光之星,贯月如虹,感己於幽房之宫,生 顓頊 於 若水 。” 唐 李商隐 《南朝》诗:“地险悠悠天险长, 金陵 王气应瑶光。” 明 王洪 《瑞象赋》:“瑶光之精,至和之珍;彩霞之色,景星之文,兹其所谓瑞象,而特应於我圣君者乎。”

(2).玉的光采。《宋史·乐志九》:“金字煌煌,瑶光灿灿。羣工奉之,登此寳殿。”

(3).比喻白光。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漭瀁瑶光中,忽忽肆荒滛。”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拾箫》:“急闪闪瑶光乱散,妆成鹿衔五色灵芝。” 清 纳兰性德 《玉泉十二韵》:“隐见瑶光曳,琤瑽珮响传。”

(4). 北魏 洛阳 尼寺名。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宋荔裳廉使女》:“呜呼! 秀容 纵骑,夺壻 瑶光 。”参见“ 瑶光寺 ”。

丹井

(1).丹石之井。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傍有丹石井,非人所凿……续人髮以为绳,汲丹井之水,久久方得升之水。”

(2).炼丹取水的井。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灵运<游山>》:“乳竇既滴沥,丹井復寥泬。” 唐 顾况 《山中》诗:“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 葛洪 丹井西。” 清 吴伟业 《送杨怀湄擢临安令》诗:“ 许椽 仙居丹井在, 谢公 游策碧云深。”

杳漠

渺茫悠远。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游精杳漠,神跡是寻。重玄匪奥,九地匪沉。” 晋 王嘉 《拾遗记·夏禹》:“若夫茫茫 禹 跡,杳漠神源,非末俗所能推辨矣。”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今神明始创,及群生最先之祖,都自杳漠,非追想所及,岂復学者通塞所预乎?”

空见

谓凭空见及。 汉 王充 《论衡·实知》:“如 孔子 神而空见 始皇 、 仲舒 ,则其自为 殷 后 子氏 之世,亦当默而知之,无为吹律以自定也。”

飞翔

(1) 回旋而飞

一群海鸥在轮船上空飞翔

(2) 飞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

云雀在薄薄的熹微中上下飞翔

水墨

(1).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 唐 郑谷 《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 宋 周紫芝 《西江月》词:“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 元 汤垕 《画鉴·唐画》:“ 董元 山水有二种:一样,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一样,著色,皴纹甚少,用色穠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妇人画》:“ 海寧 李因 是菴 ,善画松鹰及水墨花竹翎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章:“后者是一个阔才半尺,长约六尺余的条幅,水墨浓淡,点缀生动。”

(2).水墨画的简称。 唐 张碧 《题祖山人池上怪石》诗:“我闻 吴 中 项容 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金 元好问 《中州集·吴学士激诗序》:“ 悆甫 索水墨,以诗寄之云:‘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

(3).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 宋 范成大 《晚步东郊》诗:“水墨依林寺,青黄负郭田。”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六:“天上还有水墨色的云,但有经验的农民都说这一回要晴一晌了。”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笙箫

笙和箫。泛指管乐器。 唐 曹唐 《小游仙诗》:“忽闻下界笙簫曲,斜倚红鸞笑不休。” 宋 张子野 《清平乐》词:“曲池斜度鸞桥,西园一片笙簫。”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砥志》:“那知我粉冷絮尘,脂冻桃花,不理旧时笙簫。”

园林

专供人游玩休息的种植了花草树木的地方

园林艺术

锦绣

色彩鲜艳,质地精美的丝织品,比喻事物的美好

锦绣山河

个中

此中;其中

个中消息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白昼

在白天;在光天化日之下

白昼见鬼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实录

(1) 符合实际的记载

这本日记是他晚年生活的实录

(2) 正式录音、录像

贤宰

(1).贤明的宰相。《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陈蕃 、 杨秉 处称贤宰, 皇甫 、 张 、 段 出号名将。”《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贤相亦可谓之贤宰。《左雄传论》曰: 陈蕃 、 杨秉 世称贤宰。”

(2).贤明的地方长官。 唐 张说 《至尉氏》诗:“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寄书》:“因接恩官辞梓里,为因贤宰出都门。”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张耦韩宰灵宝》诗:“神明世合推贤宰,悃愊君能復古风。”

称扬

称许赞扬。《礼记·祭统》:“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汉书·循吏传·黄霸》:“天子以 霸 治行终长者,下詔称扬。” 唐 刘得仁 《寄谢观》诗:“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红楼梦》第三八回:“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七节:“ 孔子 聚士讲学,有大弟子七十二人,经 孔子 称扬的,多数做了官。”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篱角绯桃落渐稀,晚风吹去点苔矶。挥金岂必如疏傅,二亩春秧也是归。
  • 作者:陈著,朝代:宋代
    今朝天气新,聚首见情真。园木相看古,池鱼亦咏春。山林如此酒,宇宙几何人。堪笑尘埃世,兴怀石季伦。
  • 作者:文天祥,朝代:宋代
    断崖千仞碧,下有寒泉落。道人挥丝桐,清风转寥廓。飘飘襟袂举,冰纨不禁薄。紫烟护丹霞,双舞天外鹤。
  • 作者:刘过,朝代:宋代
    借马石庄去,天寒晓出门。乱岗行兔窟,数点入鸦村。欲醉酒力薄,如迷海气昏。客游无限事,端的向谁言。
  • 作者:方浚师,朝代:清代

    有子作经师,九京含笑;

    焚香追寿考,百岁如新。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石罅流泉泌且淙,林亭结搆似曾逢。

    无端忆得春巡处,山色分明是九龙。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山色侵衣冷,异气作心赏。岭月闻凤笙,松风吹鹤氅。碧池绉澄绿,群山发清响。以此助萧闲,欣然同击壤。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山村水郭相回薄,林霭溪烟接郁盘。

    仿佛春朝过木渎,灵岩窣堵见云端。

  • 作者:陈景沂,朝代:宋代
    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流下山泉音若咽,烧余寺刻块如拳。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标签:西直门

    抡元诸礼毕,返跸御园居。

    穗已结麰麦,苗兼芃菜蔬。

    秋霖润沾此,夏雨正希予。

    不敢略因慰,瞻云益惄如。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