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玉水记方流原文
积水綦文动,因知玉产幽。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
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鱼龙泉不夜,草木岸无秋。
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若非悬坐测,谁复寄冥搜。
诗词问答
问:赋得玉水记方流的作者是谁?答:郑俞
问:赋得玉水记方流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郑俞的名句有哪些?答:郑俞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积水
(1) 指由于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积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内积聚液体而膨胀
素色
白色。 唐 李白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 唐 方干 《东山瀑布》诗:“素色喷成三伏雪,餘波流作万年溪。”
方流
作直角转折的水流。相传其下有玉。《文选·颜延之<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琁源载圆折。” 李善 注:“《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也。’”因用为玉的代称。亦喻指诗文。 前蜀 韦庄 《<又玄集>序》:“今更採其玄者,勒成《又玄集》三卷,记方流而目眩,閲 丽水 而神疲。”
犹周流。《文子·微明》:“智圆者终始无端,方流四远,渊泉而不竭。”
潜润
(1).谓渐渐滋润。 三国 魏 曹植 《感节赋》:“欣阳春之潜润,乐时泽之惠休。” 唐 温庭筠 《握柘词》诗:“宿雨香潜润,春流水暗通。”
(2).深深沾惠。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沐浴圣泽,潜润德教。”
云起
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荧华
闪烁的亮光。 唐 郑俞 《赋得玉水记方流》:“潜润滋云起,荧华逐浪浮。”
鱼龙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不夜
没有黑夜。形容月光或灯火照耀如同白天。 唐 李德裕 《尊师是桃源黄先生传法弟子》诗:“洞天应不夜,源树祗如春。”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词:“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明 王西楼 《南吕一枝花·赏闰元宵》套曲:“重开不夜天,再造长春境。” 柳亚子 《浣溪沙》词:“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躚,歌声唱彻月儿圆。”
木岸
编排木桩,填以土石的堤防。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又旧河并以木岸,后人止用土筏栈子,谓之外添裡补。”《宋史·苏轼传》:“﹝ 苏軾 ﹞徙知 徐州 , 河 决 曹村 ……復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宋史·河渠志一》:“又有马头、锯牙、木岸者,以慼水势护隄焉。”
璧沼
即璧池。 唐 吕令闻 《云中古城赋》:“开儒士於璧沼,贮美人於玉房。” 唐 韦抗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参见“ 璧池 ”。
瑶池
神话中昆仑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住的地方;美池,多指宫苑中的池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若非
要不是;如果不是
悬坐
凭空加罪。 明 刘若愚 《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 杨 左 诸公及七君子之死,自有逆谋主使……而 李实 空印本,又的非 若愚 填写,乃悬坐曰主使,不亦冤乎!”
冥搜
(1).尽力寻找,搜集。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非夫远寄冥搜,篤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书籍之厄》:“吾家三世积累,先君子尤酷嗜,至鬻负郭之田以供笔札之用。冥搜极讨,不惮劳费,凡有书四万二千餘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而心目耳力俱穷,絶无踪响,冥搜未已,一癩头蟆猝然跃去。”
(2).深思苦想。 唐 王昌龄 《箜篌引》:“ 明光殿 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元 曾瑞 《青杏子·骋怀》曲:“情动魂消,腹稿冥搜,宿恩当受。”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下:“必兢兢焉冥搜积想,务期周遍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