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襄师陈端明挽诗原文
公昔加黄钺,堂堂国势尊。边人开此户,索虏祭南门。
军册甲寅报,炊烟戊己屯。
吴儿勿轻议,公论在襄樊。
部曲吞声惜,朝廷拊髀思。
谁知钓璜叟,堪将渡辽师。
无复湟中谷,空馀岘首碑。
韩门翱湜在,行状与铭诗。
诗词问答
问:故襄师陈端明挽诗的作者是谁?答:刘克庄
问:故襄师陈端明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刘克庄的名句有哪些?答:刘克庄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钺
饰以黄金的长柄斧子。天子仪仗,亦用以征伐。《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孔颖达 疏引《广雅》:“鉞,斧也。斧称黄鉞,故知以黄金饰斧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金斧,黄鉞也。 三代 通制,用之以断斩,今以金斧黄鉞为乘舆之饰。 武王 以黄鉞斩 紂 头,故王者以为戒。大将军出征,特加黄鉞者,以铜为之,以黄金涂刃及柄,不得纯金也。得赐黄鉞,则斩持节将也。” 元 耶律楚材 《和李世荣韵》:“翠华来北闕,黄鉞讨南疆。” 郭沫若 《长春集·纪念“七七”》:“盟刑白马挥黄鉞,誓缚苍龙树赤旗。”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国势
一个国家发展的总态势;国力
国势衰微
边人
亦作“邉人”。1.指驻守边境的官员、士兵等。《国语·鲁语上》:“ 晋 人杀 厉公 ,边人以告。” 韦昭 注:“边人,疆埸之司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张天锡 世雄 凉州 ,以力弱诣京师,虽远方殊类,亦边人之桀也。” 唐 王建 《送人》诗:“边人易封侯,男儿恋家乡。” 明 刘基 《关山月》诗:“愿得驰光照明主,莫遣边人望乡苦。” 清 李基和 《登代郡城晚眺》诗:“西风落日声颼颼,风吹沙起边人愁。”
(2).指边民。《汉书·匈奴传下》:“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 唐 张籍 《陇头行》:“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边人父子夫妇,得免於兵死,而中国之人,安逸蕃息。”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宋 二帝北狩, 金 人徙之 云州 ,一日夜宿林下,时磧月微明,有边人吹笛,其声呜咽。”
索虏
南北朝 时 南朝 对 北朝 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 江左 既承正朔,斥彼 魏胡 。故 氐 羌 有録,索虏成传。”《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 宋 魏 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 胡三省 注:“索虏者,以北人辫髮,谓之索头也。” 宋 陆游 《闻虏乱有感》诗:“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章炳麟 《箴新党论》:“索虏入 关 以后,党人已絶,而臭味所遗,百年未艾。”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 越 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 越 ,索虏则负无量罪恶,以底于亡。”参见“ 索头 ”。
南门
(1)
(2) 朝南的城门
烧其南门。——《汉书·李广苏建传》
(3) 唐长安大集市的南门
市南门外泥中歇。——唐· 白居易《卖炭翁》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炊烟袅袅
戊己
(1).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 郑玄 注:“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日之行四时之间,从黄道,月为之佐。至此万物皆枝叶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故因以为日名焉。”《吕氏春秋·季夏》:“中央土,其日戊己。” 高诱 注:“戊己,土日。土,王中央也。”《事类赋》卷十九引 晋 张华 《博物志》:“鷰戊己日不衔泥涂巢,此非才智,自然得之。”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适偶有所偏解,犹鹤知夜半,燕知戊己,而未必达於他事也。”
(2).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 宋 苏轼 《思无邪斋赞》:“培以戊己,耕以赤蛇。”
(3).见“ 戊己校尉 ”。
吴儿
(1). 吴 地少年。《晋书·隐逸传·夏统》:“ 充 ( 贾充 )等各散曰:‘此 吴 儿是木人石心也。’” 宋 梅尧臣 《陪泛西湖》诗:“船学 吴 儿刺,吟稀 楚 老新。” 元 萨都剌 《和王本中直台书事》诗之二:“近曾夜直南臺上,学得 吴 儿《白苧歌》。”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弦絶阳春之音,金迷长夜之饮,而木石 吴 儿,且将以不入耳之言,来劝勉。”
(2).对 吴 人的蔑称。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时朝廷方欲招怀荒服,待 吴 儿甚厚,褰裳渡於 江 者,皆居不次之位。”一本作“ 吴人 ”。参见“ 吴子 ”。
公论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襄樊
湖北省地级市。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31万。以轻纺为主的湖北省重要工业城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丹、襄渝、焦枝铁路的交汇点,临汉水,为重要水陆交通枢纽
部曲
(1).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有曲,曲有军候一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睨部曲之进退,览将帅之变态。”《新唐书·李光弼传》:“甲夜,士持炬徐引,部曲重坚,贼不敢逼。”
(2).借指军队。《后汉书·董卓传》:“寻而 何进 及弟 苗 先所领部曲皆归於 卓 , 卓 又使 吕布 杀执金吾 丁原 而并其众, 卓 兵士大盛。”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清 黄遵宪 《聂将军歌》:“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
(3).古代豪门大族的私人军队,带有人身依附性质。《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孙权 已没,大臣未附, 吴 名宗大族,皆有部曲。”《南史·张瓌传》:“ 瓌 宅中常有父时旧部曲数百。”《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四年》:“遂命诸将传梃而誓曰:‘汝等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庶人官之。’”
(4).部属;部下。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今将军既有元舅之尊,二府并领劲兵,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乐尽死力,事在掌握,天赞之时也。” 宋 张元干 《叶少蕴生朝》诗:“小试擒纵孰敢攖?部曲爱戴如父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当年宿将,久经战阵者尚不乏人,若择其威望素著者,使其统带旧部,协同进剿,准其部曲诸将以原官酌补新兵制之缺,新旧相閒,不能为变,而易於图功。”
吞声
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朝廷
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也用作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齐策》
吾恐上负朝廷,下愧吾师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拊髀
以手拍股。表示激动、赞赏等心情。《庄子·在宥》:“ 鸿蒙 方将拊髀雀跃而游。”《汉书·冯唐传》:“上既闻 廉颇 、 李牧 为人,良説,乃拊髀曰:‘嗟乎!吾独不得 廉颇 、 李牧 为将,岂忧 匈奴 哉!’”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輒拊髀自笑。”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帅阃宾贤》:“正是拊髀思 颇 牧 ,那得 终军 为请缨。” 鲁迅 《南腔北调集·<总退却>序》:“某英雄在 柏林 拊髀看天。”
钓璜
(1).垂钓而得玉璜。喻臣遇明主,君得贤相。典出《尚书大传》卷一:“ 周文王 至 磻溪 ,见 吕望 , 文王 拜之。 尚父 云:‘ 望 钓得玉璜,刻曰:“ 周 受命, 吕 佐检德合,於今 昌 来提。”’” 唐 刘禹锡 《和重题》:“一泛钓璜处,再吟鏘玉声。”
(2).借指贤臣。 清 顾炎武 《帝京篇》:“侧席推干鼎,回车载钓璜。”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中谷
(1).谷中。《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毛 传:“中谷,谷中也。”《文选·成公绥<啸赋>》:“ 飞廉 鼓於幽隧,猛虎应於中谷。” 吕向 注:“中谷,谓谷中也。” 唐 李乂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2).传说中的谷名。《山海经·南山经》:“﹝ 令丘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条风自是出。”
岘首碑
见“ 峴山碑 ”。
行状
即行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