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郑丈四首原文
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京都通百郡,溟渤汇群川。
深浅人随汲,东西意各便。
后生无复见,媚学谩跹跹。
诗词问答
问:哭郑丈四首的作者是谁?答:叶适
问:哭郑丈四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叶适的名句有哪些?答:叶适名句大全
叶适哭郑丈四首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插架
图书馆将书刊放于藏书架上
插架的外文书有609部
撑肠
亦作“撑肠”。犹满腹。多喻饱学。 宋 叶适 《哭郑丈》诗之三:“插架轴三万,撑肠卷五千。” 清 钱谦益 《答书砚》诗:“晴窗洗胃还吞墨,永日撑肠欲煮书。”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之二:“文籍撑肠仍乞食,方书满眼不医贫。”
京都
(1) 国都。京师
有京都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始称于 * 时,因景王(司马师)讳师,故称京师为京都;或指日本故都,又称西京,在本州岛西南
溟渤
溟海 和 渤海 。多泛指大海。 南朝 宋 鲍照 《代君子有所思》诗:“筑山拟 蓬 壶 ,穿池类 溟 渤 。” 唐 李涉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诗:“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明 袁宏道 《答蹇督抚》:“唯是溟渤之大,不让渗潢;以兹沙石之顽,得效礱礪。” 清 唐孙华 《寄题三贤祠》诗:“ 江夏 今儒宗,词源倾溟渤。”
深浅
(1) 指水的深度
水很浑浊,无法看清这条河的深浅
(2) 比喻言语、行为的分寸
说话不知深浅
(3) 浓或淡
颜色深浅各异的布料摆在柜台上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后生
(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跹跹
亦作“蹮蹮”。1.舞貌。 晋 左思 《蜀都赋》:“紆长袖而屡舞,翩躚躚以裔裔。”一本作“僊僊”。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於是口涌鼻溢,濡首及乱;屡儛蹮蹮,舍其坐迁;载号载呶,如沸如羹。” 宋 叶适 《哭郑文》诗之三:“后生无復见,媚学谩蹮蹮。” 清 钮琇 《觚賸续编·狨》:“白昼大都,聚人索钱,操刀学割,屡舞躚躚。”
(2).犹蹒跚。 宋 王令 《谢客》诗之二:“蹮蹮出何为?奄奄归就卧。不知身所谋,徒与俗相和。”
(3).相得貌。 唐 柳宗元 《问答》:“ 尧 舜 之修兮, 禹 益 之忧兮,能者任而愚者休兮。蹮蹮蓬藋,乐吾囚兮。” 韩醇 注:“蹮蹮,相得貌。”一本作“ 躚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