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洪士龙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记见问原文 诗词名句

洪士龙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记见问

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代

原文

考功记竹洲,所业在淇奥。
谓学与自修,此何取於竹。
士龙来谂余,试请言其目。
天地之大端,松篁受命独。
阴阳迭盈虚,表里更见伏。
厥象肖坎离,厥理寓姤复。
榆杏柞与檀,四序所宜木。
此独贯四时,不受寒暑触。
示人人不察,但识霜更绿。
谁能淇之上,兴寓三反覆。
形气互发明,显微相贯属。
嗟余粗知方,倚枝看不足。
安得两洪君,试同烟露宿。

诗词问答

问:《洪士龙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舍记见问》的作者是谁?答:魏了翁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考功

(1).父之功业。《楚辞·天问》:“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朱熹 集注:“此问 禹 能纂代 鮌 之遗业,而成父功。”

(2).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政绩。《汉书·谷永传》:“治天下者尊贤考功则治,简贤违功则乱。” 章炳麟 《訄书·学变》:“法家之教,任贤考功。”

(3).泛指考核工作成效。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是故大人不考功,则子孙惰而家破穷。”

(4).官名。 三国 魏 尚书有考功定课二曹, 隋 置考功郎,属吏部,掌官吏考课之事,历代因之, 清 末废。 唐 韩愈 《独孤府君墓志铭》:“ 权公 既相,君以嫌自列,改尚书考功员外郎,復史馆职。”《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又説到 宗子相 , 杜慎卿 道:‘ 宗考功 便是先君的同年。’”

所业

所操的职业;所作。 晋 陶潜 《杂诗》之八:“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唐 许棠 《将归江南留别友人》诗:“连春不得意,所业已疑非。”

淇奥

亦作“ 淇澳 ”。1. 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 毛 传:“奥,隈也。” 晋 左思 《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 明 张景 《飞丸记·发迹锄强》:“ 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 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 奥 亦水名。’ 刘昭 《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 。”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 , 卫侯 享之。 北宫文子 赋《淇奥》。” 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 ,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 明 何景明 《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 ,万古看诗想《淇澳》。”

自修

(1) 自习

(2) 自学

自修法语

(3) 自我修养

何取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足称许。 宋 秦观 《王俭论》:“至于该洽经史,明习故事,工词令,妙威仪,动为名流之所称,所谓一时之美,一日之长,夸污世而矫流俗者也,君子何取焉?”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大端

主要的部分;重要的端绪;大概

故称恶者,心之大端也。——《礼记·礼运》

今略举大端,以喻吏民。——《后汉书·隗嚣传》

松篁

(1).松与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池中起钓臺,池北亭, 郁 墓所在也,列植松篁於池侧。” 前蜀 韦庄 《春愁》诗:“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宋 辛弃疾 《贺新郎·题赵兼善龙图东山小鲁亭》词:“快满眼,松篁千亩。把似渠垂功名泪,算何如、且作溪山主。”

(2).比喻坚贞的节操。 明 吴骐 《感时书事寄计子山陆孝曾》诗:“壮志清 河 洛 ,交情重 太行 。风涛为砥柱,冰雪见松篁。”

受命

(1) 接受命令或任务

临危受命

巴黎天文台台长 勒维烈受命对这次风暴进行调查。——《风海风暴和天气预报的产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受天之命

自古受命而王

(3) 受教

公曰:“不幸有社稷之业,不择言而出之,请受命矣。”——《晏子春秋·谏上》

(4) 听从号令

徒属皆书:“敬受命。”——《史记·陈涉世家》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盈虚

(1).盈满或虚空。谓发展变化。《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若夫天地气化,盈虚损益,道之理也。” 包天笑 《钏影楼回忆录·中落时代》:“一到大钱庄,即与今之银行一般,有种种金融的事业,而范围亦大,有盈虚消长之策在其中。”

(2).有馀与不足。《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以收奇羡。”《旧唐书·杨炎传》:“丰俭盈虚,虽大臣不得知。” 宋 曾巩 《贺转运状》:“岂止调盈虚於岁计,内足邦储;方且知缓急於人情,下流主泽。”

(3).盛衰;成败。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 * 乎盈虚之会。”

(4).指虚实。《太平广记》卷一九○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 邛 黎 之间有浅蛮焉……岁支 西川 衣赐三千分,俾其侦 云南 动静, 云南 亦资其覘 成都 盈虚,持两端而求利也。”

(5).特指月之圆缺。 唐 徐敞 《圆灵水镜》诗:“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

表里

(1) 外表和内心;外面和里面

互相为表里

与胥卒表里。(表里为奸,内外勾结。)——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衣服的面子与里子。亦泛指衣料

(3) 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

明白了《五卅 * 》一案的表里

(4) 中医指病在浅表和病邪入里或病在内脏的症候

见伏

显现和隐没;隐现。《史记·天官书》:“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为纬,见伏有时,所过行赢缩有度。”《隋书·天文志上》:“覩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 宋 苏轼 《袁公济和刘景文登介亭诗复次韵答之》:“疏星带微月,金火争见伏。”

象肖

谓德业与先人相似。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劳君书札数问讯,深愧薄材无象肖。”

坎离

(1).犹言铅汞、水火、阴阳。《易·说卦》:“坎为水……离为火。”《易·说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2).坎、离本为《周易》的两卦,道教以“坎男”借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 * ;以“离女”借指铅,内丹家谓为人体内部的阳气。 唐 吕岩 《百字碑》诗:“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度世》:“是黄婆土筑了基,放在偃月炉。封固的是七般泥,用坎离为药物。”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人之色身或有变坏,或值迟暮,色力已衰,不能修清净以了性命,则置鼎器,取坎离,以补完先天,然后静可修。谓之泥水金丹。”

四序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所宜

适宜;妥当。《书序》:“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汉 应瑒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可谓古之老成,朝之硕德,久处散地,实非所宜。”

四时

(1).四季。《易·恒》:“四时变化而能久成。”《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前蜀 韦庄 《晚春》诗:“万物不如酒,四时唯爱春。”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

(2).指一年四季的农时。《逸周书·文传》:“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墯四时,如此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淮南子·本经训》:“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闔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

(3).指一日的朝、昼、夕、夜。《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4).乐舞名。 汉文帝 作。《汉书·礼乐志》:“ 孝文庙 奏《昭德》、《文始》、《四时》、《五行》之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武德》兴乎 高祖 ,《四时》广於 孝文 。”参见“ 四时舞 ”。

寒暑

(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示人

让人知道;让人看见。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现在好东西的层出不穷者,一是因为阔人先前陆续偷去的东西,本不敢示人,现在却得了可以发表的机会。”

不察

不察知;不了解。《楚辞·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明无不察,容光之微必照。” 鲁迅 《书信集·至杨霁云》:“辑印起来,可知也未始不可以作后来者的借鉴。但读者不察,往往以为这些是个人的事情。”

反覆

亦作“ 反復 ”。 1.重复再三;翻来覆去。《易·乾》:“终日乾乾,反復道也。” 朱熹 本义:“反復,重復践行之意。”《孟子·万章下》:“君有大过则諫,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后汉书·陈蕃传》:“言及反覆,诚辞恳切。”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春给我一瓣嫩绿的叶,我反复地寻求着诗意。”

(2).变化无常。《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朱熹 集传:“反覆,倾侧无常之意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和亲》:“反復无信,百约百叛。” 宋 苏轼 《罢徐州往南京寄子由》诗之四:“岁月如宿昔,人事几反覆。” 明 王琼 《双溪杂记》:“故世道反覆,相寻亦无一定。”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当年他投奔 高皇帝 之时,我等大都说他是反复乱臣?”

(3).翻转,颠倒。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往者天尝在下,地尝在上,反覆颠倒。”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夫 庄周 安知有毁誉哉!彼盖不胜天下之颠倒反覆於名实者,故激而为是言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调得平仄成文,又虑阴阳反覆。”

(4).倾覆;倾动。《战国策·赵策二》:“欲反覆 齐国 而不能。”《文选·班固<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 李善 注:“反覆,犹倾动也。”

(5).动荡,动乱。《后汉书·伏湛传》:“遭时反覆,不离兵凶。” 宋 李纲 《议迎还两宫札子》:“宗社颠危,天下反覆。” 清 顾炎武 《井中心史歌》:“天知世道将反覆,故出此书示臣鵠。”

(6).来回;往返。《后汉书·耿弇传》:“我至 长安 ,与国家陈 渔阳 、 上谷 兵马之用,还出 太原 、 代郡 ,反覆数十日。”《陈书·周文育传》:“﹝ 文育 ﹞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 唐 罗隐 《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 巩 辞不能,书反復至五六,辞不获。”《西游记》第二八回:“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覆果然忧虑过。”

(7).再三考虑;再三研究。 唐 韩愈 《上兵部李侍郎书》:“沉潜乎训义,反復乎句读。” 宋 苏舜钦 《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反復身世,惘然莫知。”《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愿陛下反覆臣言,慎勿轻事改易。”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及反覆《明史·土司传》,始知 明 代用兵多者,皆在 滇 粤 土司之地,汉兵三而土兵七。”

(8).指反覆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反覆。”原注:“举一字而诵,皆成句,无不押韵,反覆成文也。 李 公《诗格》有此二十字诗。” 郭绍虞 校释引《冰川诗式》所举一例为:“碧天临逈阁,晴雪点山屏。夕烟侵冷箔,明月歛闲亭。”并谓“此二十字,连环读,反覆成诗四十首”。

(9).修辞格之一。用同一语句,反复申说,以表现强烈情感的修辞手法。《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孟子·万章上》:“ 子产 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以上例句都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10).重迭。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赋》:“山反覆而参错,水遶灌而縈薄。”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送别》:“那瓦儿一片片反覆又蹊蹺。”

形气

(1).形和气。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 汉 贾谊 《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

(2).指精气、元气。 汉 班固 《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

(3).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

(4).形貌和气质。 唐 高仲武 《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 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 宋 沉辽 《寄题野翁无闷堂》诗:“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瓌瑋。”

发明

创造出的以前不存在的事物或方法

新发明

需要是发明之母

显微

显著和隐微。 明 李东阳 《泉斋说》:“后人论道者曰:‘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明 沉鲸 《双珠记·西市认母》:“聆言语,贵思维,孝感曾无间显微。”

贯属

连贯,连属。 宋 彭龟年 《策问》之七:“天下之势,当使如脉络贯属,而邮置者,盖脉络之所以行者也。” 清 唐甄 《潜书·为政》:“举数千里之内,转相贯属,视听指使,如在一室。”

知方

(1).知礼法。语本《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刘宝楠 正义引 郑玄 曰:“方,礼法也。”《后汉书·桓谭传》:“天下知方,而狱无怨滥矣。” 宋 叶适 《胡崇礼墓志铭》:“生而知方,学而蹈道,识当成身,岂限常报!”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凡此攻城克敌之丰功,皆吾将士有勇知方之表证。”

(2).谓知道正确的行为方向。《荀子·君道》:“尚贤使能, * 知方。” 王先谦 集解:“知方,皆知所向。”

不足

(1)

不充足,不够,满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乐府诗集·陌上桑》

最爱湖东行不足。——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缺少或没有

信心不足

(3)

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

不能;不可以

此中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5)

不值得,不必

烟露

烟雾露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岐伯 曰:‘风温春化同……燥清烟露秋化同。’”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是以业蔼鸿经,则烟露呈炤;精昭景纬,则川岳发华。” 唐 韦应物 《黿头山神女歌》:“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明 高启 《青丘子歌》:“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和凝,朝代:唐代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
    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 作者:赵恒,朝代:宋代
    溶溶春水碧生池,上相临观许从随。万姓歌呼喜游豫,几人出处佩安危。雨馀空谷云归早,风满长林鸟下迟。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 作者:陈傅良,朝代:宋代
    怀抱今遗直,身名古象贤。路车陈左塾,笙磬在东悬。再世星辰上,三年雨露边。崎岖空老去,有识共潸然。
  • 作者:张耒,朝代:宋代
    士而怀其居,孔子亦云非。贤臣事晋侯,夜载使逃齐。酖毒比晏安,君子不可怡。乐小必害大,安近远之迷。野刍养骐骥,当念和銮驰。一饱愿即止,几何非犬鸡。高贤意有在,汲汲不敢迟。安能守槽枥,长伴儿曹嬉。
  • 作者:路振,朝代:宋代
    伐棘何所山之巅,秋风颾颾刺子丹。折根破柢坚且顽,斸夫趦趄汗污颜。攒锋束芒趋道还,{上艹下左禾右享}之森森缭长藩。暮冬号风雪暗天,漏寒不鸣守犬眠。主人堂上多金钱,东陵暴客来窥垣。举手触锋身陨颠,千矛万戟争后先。襟袖结裂不可揎,蹠破指伤流血殷。神离气沮走蹁跹,数尺之墙弗复攀。索头丑奴搔河壖,朔方屯师连七年。木波马领沙填填,气脉不绝如喉咽。官军虎怒思吼轩,强弩一发山河穿。将不叶谋空即安,翫养小丑成凶颠。推刍挽粟徒喧喧,边臣无心靖国艰,为余讽此伐棘篇。
  • 作者:莫将,朝代:宋代
    宝钏香裙上玉梯。云重应恨翠楼低。愁同芳草两萋萋。
  • 作者:张栻,朝代:宋代
    无言桃李也成阴,叶底黄鹂自好音。一缕炉烟清昼永,韦编卷罢短长吟。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处处行宫有书室,此间芸阁建康熙。

    含饴时或示字义,温故惟惭新鲜知。

  • 作者:李正民,朝代:宋代

    湖海飘零畏甲兵,敢将笔墨论功名。

    好官未忆羊元保,万户难侯李北平。

    智短云霄曾踠足,老来农圃合谋生。

    王维荐弟虽无愧,尚恐诸公厌祢衡。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张侯无居寄岩上,志和有意学浮家。我今乘舟任来去,便应随处为生涯。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