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和益阳赵宰六首原文 诗词名句

和益阳赵宰六首

作者:廖行之 朝代:宋代

和益阳赵宰六首原文

胸中涵万象,江上漫怡情。
突兀飞华屋,依微出化城。
所欣逢岁有,此意乐时平。
登览多新句,何须马槊横。

诗词问答

问:和益阳赵宰六首的作者是谁?答:廖行之
问:和益阳赵宰六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廖行之和益阳赵宰六首书法欣赏

廖行之和益阳赵宰六首书法作品欣赏
和益阳赵宰六首书法作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戒福修持众,罕得无心用。众生肉为菜,讲论喧天鬨。
  • 作者:程垓,朝代:宋代
    野水寻溪路,青山踏晚春。偶来相值却锺情。一树琼瑶洗尽、客衣襟。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何时散发伴襜裙。后夜相思生怕、月愁人。
  • 作者:王洋,朝代:宋代
    偃仆跳梁太自粗,从渠穷技逞揶揄。会须闻见都忘尽,看打虚空得住无。
  • 作者:张又新,朝代:唐代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跻攀。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 作者:张公庠,朝代:宋代
    上番宫女卷帘时,闪闪寒雅拂晓啼。缠索赭袍催进辇,紫宸门外报班齐。
  • 作者:淳藏王,朝代:宋代
    自笑疏狂同拾得,谁知凝钝若南泉。几回食饱游山倦,只麽和衣到处眠。
  • 作者:赵蕃,朝代:宋代
    春晚苦多风,花残不见红。问花宁自觉,愁杀白头翁。
  • 作者:尹济翁,朝代:宋代
    玉搔头。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棐几朱弦,剪灯雪藕,几回数尽更筹。草草又、一番春梦,梦觉了、风雨楚江秋。却恨闲身,不如鸿雁,飞过妆楼。又是山枯水瘦,叹回肠难贮,万斛新愁。懒复能歌,那堪对酒,物华冉冉都休。江上柳、千丝万缕,恼乱人、更忍凝眸。犹怕月来弄影,莫上帘钩。
  • 作者:王沂孙,朝代:宋代
    淡妆不扫蛾眉,为谁伫立羞明镜。真妃解语,西施净洗,娉婷顾影。薄露初匀,纤尘不染,移根玉井。想飘然一叶,飕飕短发,中流卧、浮烟艇。可惜瑶台路迥。抱凄凉、月中难认。相逢还是,冰壶浴罢,牙床酒醒。步袜空留,舞裳微褪,粉残香冷。望海山依约,时时梦想,素波千顷。
  • 作者:程洙,朝代:宋代
    长亭一樽酒,犹记别时斟。碧草思前梦,黄花见此心。关河秋北望,天地日西沈。遥想山中桂,何人月下吟。
  • 作者:高翥,朝代:宋代
    十三楼寺早餐饭,六一泉寺晚咏歌。坐断竹风无暑气,乳禽鸣处绿阴多。
  • 作者:朱存,朝代:唐代
    昼役人功夜鬼功,阳开阴合几时终。不闻掷土江中语,争得盈流一水通。
  • 作者:蒋孝忠,朝代:宋代
    我宋中原二百州,版图渐入掌中收。只今更办河清颂,勒向燕然最上头。
  • 作者:张公庠,朝代:宋代
    晓漏初传第一筹,碧霄零露滴清秋。常娥收拾金波尽,不向鸳鸯瓦上流。
  • 作者:李龙高,朝代:宋代
    古庙峨峨拥衮裳,苍龙千载锁飞梁。向来更有稽山穴,谁把梅花荐一觞。
  • 作者:杨维桢,朝代:元代
    王氏女,始州人。羌中老虎旁金地,朝接长安暮聚南山群,庞家大将不敢嗔。王氏女,在虎门。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王氏女,真奇勋。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享了荷花上番香,却穿竹径百弓长。满园亭榭都参遍,秪有筠庵第一凉。
  • 作者:仆散汝弼,朝代:元代
    三郎年少客,风流梦、乡岭蛊瑶环。看浴酒发春,海棠睡暖,笑波生媚,荔子浆寒。况此际、曲江人不见,偃月事无端。羯鼓数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马嵬西云路,愁来无会处,但泪满关山。赖有紫囊来进,锦袜传看。叹玉笛声沉,楼头月下,金*信杳,天上人间。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云,近侍副使仆散公,博学能文,尤工於诗。昔过华清,堂逡风流子长短句,题之于壁,其清新婉丽,不减秦晏。四方衣冠,争诵传之,称为今之绝唱。恐久而湮灭,命刻于石,以传不朽。正大三年重九日承务郎主簿幕蔺记。王昶跋云,升庵谓必元人作者,盖匆匆见石刻,未及细检记有正大
  • 作者:岑参,朝代:唐代
    标签:写人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霜梧叶尽枝影疏,井上青丝转辘轳。西厢舞娥艳如玉,东楯贵郎才且都。缠头谁惜万钱锦,映耳自有明月珠。一为辘轳情不已,一为梧桐心不枯。此心此情日相近,卷起飞泉注玉壶。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