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宿云居寺上方原文
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
霭尽无林色,暄余有涧声。
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诗词问答
问:月中宿云居寺上方的作者是谁?答:温庭筠
问:月中宿云居寺上方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月中宿云居寺上方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温庭筠的名句有哪些?答:温庭筠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583-32
参考注释
披衣
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众星
群星。《论语·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盖语曰,众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有如夜空的众星,互相交辉。”
中夜
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月上
(1).佛教传说 毘摩罗诘 之女,母 无垢 。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 月上 。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 月上女 当众升虚空说偈。大众闻已,各止淫心,头面顶礼于女下。自尔 月上女 诣佛所与 舍利弗 对扬深义,后转女身为男子。又称 月上菩萨 。见《月上女经》。 明 李贽 《题绣佛精舍》诗:“可笑成男 月上女 ,大惊小怪称奇事。”
(2).用作女儿的美称。 唐 白居易 《病中看经赠诸道侣》诗:“何烦更请僧为侣, 月上 新归伴病翁。”原注:“时适 谈氏 女子自 太原 初归。 维摩詰 有女名 月上 也。”按, 毘摩罗诘 ,旧译 维摩诘 。
(3).佛教传说 月光童子 之妹。《德护长者经》卷下:“尔时, 月光童子 妹 月上 ,形容端正,闻 月光童子 説偈讚佛,身心欢喜。”
方明
(1).上下四方神明之象。木制,方四尺,设六色六玉。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会盟或天子祭祀时所置。《仪礼·觐礼》:“诸侯覲于天子,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坛十有二寻,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设六玉,上圭,下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 郑玄 注:“方明者,上下四方神明之象也。” 贾公彦 疏:“谓合木为上下四方,故名方;此则神明之象,故名明。此 郑 解得名方明神之义也。” 胡培翚 正义:“方明,以方四尺之木为之,上下四方,共有六面。设六色者,每面各设一色,以象其神。设六玉者,每面各设一玉,以为之饰。”《汉书·律历志下》:“ 商 十二月乙丑朔旦冬至,故《书序》曰:‘ 成汤 既没, 太甲 元年,使 伊尹 作《伊训》。’《伊训》篇曰:‘惟 太甲 元年十有二月乙丑朔, 伊尹 祀于先王,诞资有牧方明。’言虽有 成汤 、 太丁 、 外丙 之服,以冬至越茀祀先王于方明以配上帝,是朔旦冬至之岁也。”
(2).传说中人名。
恨事
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光生
平整,妥帖。 克非 《春潮急》五:“ 李让 显然是长于干这种事的,手脚远比 李克 搞的快,而且补得又光生又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