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驹父徐师川诗后原文
籍甚洪崖孙,高寒欲无敌。
徐郎聘君后,挺挺百夫特。
堂堂无双公,户外满屦迹。
虎豹雄牙须,侪流甘辟易。
徐诗到平澹,反自穷艰极。
周鼎无款识,赏音略岑寂。
阴何不支梧,少陵颇前席。
洪语自奇崄,馀子伤剽贼。
大似樊绍述,文字各识职。
二子辨饤饾,鄙夫与下客。
粢食荐铏羹,熊蹯杂象白。
殿最付公议,吾言可以默。
诗词问答
问:题洪驹父徐师川诗后的作者是谁?答:李彭
问:题洪驹父徐师川诗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2. 《永乐大典》卷八九九作县
参考注释
籍甚
盛大;盛多。《汉书·陆贾传》:“ 贾 以此游 汉 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王先谦 补注引 周寿昌 曰:“籍甚,《史记》作‘藉盛’,盖籍即藉,用白茅之藉,言声名得所藉而益盛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光昭诸侯,风流籍甚。” 刘良 注:“籍甚,言多也。”《魏书·崔子元传》:“﹝ 崔子元 ﹞乃奏其父书,曰:‘臣亡考故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前将军、 齐州 大中正 鸿 ……多识前载,博极羣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 唐 皇甫冉 《送荣别驾赴华州》诗:“还将海沂咏,籍甚 汉 公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年餘游泮,才名籍甚。”
洪崖
(1).亦作“ 洪厓 ”、“ 洪涯 ”。传说中的仙人名。 黄帝 臣子 伶伦 的仙号。 汉 张衡 《西京赋》:“ 洪涯 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 汉 蔡邕 《郭有道林宗碑》:“将蹈 洪崖 之遐跡,绍 巢 许 之絶轨。”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左挹 浮丘 袖,右拍 洪崖 肩。” 清 蒋士銓 《香祖楼·兰因》:“形相爱,影相怜,肯向 洪厓 又拍肩。”
(2). 唐 张氲 号。相传他隐居 姑射山 得仙。参阅《说郛》卷三十引 宋 张淏 《云谷杂记·二洪崖先生》。
高寒
(1) 地势高而寒冷
高寒山区
(2) ;比喻人的品格清高绝俗
省斋先生太高寒,肯将好语博好官?—— 宋· 杨万里《长句寄周舍人子充》
无敌
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无敌将军
聘君
犹徵君。聘士的尊称。《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陶季直 ﹞及长好学,淡於荣利,起家 桂阳王 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参见“ 聘士 ”。
挺挺
(1).正直貌。《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预 注:“挺挺,正直也。”《新唐书·魏謩传赞》:“ 謩 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 金 元好问 《和汴禅师》:“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 明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更愿於义利紧关处极力研析,使不为一切俗情所转,乃是挺挺自作豪杰。”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在朝挺挺谅直,不附权要。”
(2).僵直貌。 清 蒲松龄 《墙头记》第四回:“可是呢!已经挺挺了,怎么处?”
百夫
犹众人,多人。《诗·秦风·黄鸟》:“维此 仲行 ,百夫之防。” 唐 韩愈 《孟生》诗:“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 清 王又旦 《次丰城得汪检讨书知吴野人已卒诗以哭之》:“平生独往心,百夫挽强弩。”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无双
没有可相比的;独一无二
精妙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程艺天下无双。——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户外
(1) 室外露天处
在正餐时间从户外回来
(2) 作为与室内有区别的室外
在户外度过白天
虎豹
(1).喻指 * 之人。《后汉书·刘陶传》:“陛下不悟,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豺狼乳於春囿。” 唐 韦应物 《京师叛乱寄诸弟》诗:“覉离守远郡,虎豹满 西京 。” 清 方文 《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诗:“虎豹当关欲嚙人,季女何能不憔悴?”
(2).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之一:“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间章句动风雷。”
(3).比喻富有文采。 宋 黄庭坚 《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诗:“ 谢公 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儿孙。”
(4).形容怪石。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侪流
流辈,同辈。《魏书·刘道斌传》:“ 高祖 谓黄门侍郎 邢峦 曰:‘ 道斌 是段之举,便异儕流矣。’” 唐 韩愈 《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神道碑铭》:“復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儕流无在者。视同列皆邈然少年,益自悲。” 清 刘大櫆 《曹氏诗序》:“ 宗伯 以诗名海内,其持论颇严,而 黄子 特见褒评,固知 黄子 之超越儕流。”
辟易
(1).退避;避开。《史记·项羽本纪》:“是时,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张守节 正义:“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 唐 顾况 《从军行》之一:“怒目时一呼,万骑皆辟易。”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 瓘 指剑以示曰:‘ 瓘 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皆皇恐辟易而退。” 清 赵翼 《古州诸葛营》诗:“想是擒纵声威在,一时羣蛮尽辟易。” 鲁迅 《彷徨·长明灯》:“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 阔亭 的眼,使 阔亭 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2).指屏退;击退。《北史·序传·李晓》:“行至 成皋 ,为 滎阳 令 天水 阎信 所疑,辟易左右,谓 晓 曰:‘观君仪貌,岂是常伦?’”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闻有贼,奋臂前驱,十数人輒辟易千人。”
(3).引申为消失。 宋 司马光 《朝鸡赠王乐道》诗:“一声高举耳目醒,四远羣阴俱辟易。”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有顷,大雨倾注,氛雾辟易。”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4).狂疾。《国语·吴语》:“ 员 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 越 之擒也。 员 请先死。” 韦昭 注:“辟易,狂疾。”
(5).拜服;倾倒。 唐 杜甫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大雅既沦丧,吾子敦诗书。作者皆辟易,叹君 杨 马 餘。” 清 王晫 《今世说·捷悟》:“每雄谈,四座为辟易。”
(6).谓解冻。《吕氏春秋·上农》:“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 陈奇猷 校释:“‘辟易’係古人恒言。《史记·项羽本纪》云:‘ 赤泉侯 为骑将,追 项王 , 项王 瞋目叱之, 赤泉侯 人马俱惊,辟易数里’。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是‘辟易’者,其地原为人或物所佔据而后避开之义。此文既是説耕稼,则田地辟易是相对於田地固冻而言,故辟易即是解冻。”
平澹
见“ 平淡 ”。
周鼎
(1).指 周 代传国的九鼎。《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 鼎 泗水 ,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九:“ 蓟门 重险旧 尧 封, 周 鼎销沉 泗水 踪。”参见“ 九鼎 ”。
(2). 春秋 时 楚庄王 觊觎王位,因伐戎之便而至 周 境,遂问 定王 使臣 周 鼎之大小、轻重。事见《左传·宣公三年》。后因以“周鼎”借指国家政权。 唐 张说 《开元正历握乾符颂》:“ 神龙 中兴, 周 鼎归 唐 。” 陈毅 《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 周 鼎,大军西去渡 金沙 ,抗日要开花。”参见“ 问鼎 ”。
(3).比喻宝器。 汉 贾谊 《吊屈原赋》:“于嗟嚜嚜兮,生之无故!斡弃 周 鼎兮宝康瓠。”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洪钟 周 鼎,不为委沦而轻其体。”
(4).古星名。属后发座。 汉 甘公 石申 《星经·周鼎》:“周鼎三星,足状,云鼎足星,在摄提大角西,主神鼎。”
款识
(1).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鏤毋款识。” 非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刻也。” 司马贞 索隐:“按:识犹表识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另有二说:(1)款在外,识在内。(2)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参阅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八》。
(2).在书画上的题名。 清 龚自珍 《观“邃园修禊”卷子同年生徐编修属书卷尾》诗:“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春烟昏。” 许地山 《银翎底使命》:“但那上头不特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赏音
知音。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夫临博而企竦,闻乐而窃抃者,或有赏音而识道也。” 金 段成己 《望月婆罗门引》词:“风流已置,抚遗编,三叹赏音稀。” 清 赵翼 《王梦楼挽诗》之二:“黠痴各半无真癖,谤誉相兼有赏音。”
岑寂
高而静;清冷
去帝乡之岑寂。——《鲍照赋》
阴何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和 陈 诗人 阴铿 的并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何 苦用心。” 唐 殷尧藩 《酬雍秀才》诗之二:“兴来聊赋咏,清婉逼 阴 何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和赵晋臣敷数文赋秋水瀑泉》词:“诗在 阴 何 侧畔,字居 罗 赵 前头。”
支梧
见“ 支吾 ”。
少陵
(1). 汉宣帝 许后 之陵。因规模比 宣帝 的 杜陵 小,故名。
(2).指 唐 诗人 杜甫 。 杜甫 常以“杜陵”表示其祖籍郡望,自号 少陵野老 ,世称 杜少陵 。 唐 韩愈 《石鼓歌》:“ 少陵 无人 謫仙 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金 曹之谦 《寄元遗山》诗:“诗到 夔州 老更工,只今人仰 少陵 翁。” 郁达夫 《奉赠》诗之五:“一纸家书抵万金, 少陵 此语感人深。”
前席
《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 復见 孝公 。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后以“前席”谓欲更接近而移坐向前。《汉书·贾谊传》:“ 文帝 思 贾谊 ,徵之。至,入见,上方受釐,坐 宣室 ,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 谊 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 文帝 前席。” 唐 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清 唐才常 《侠客篇》:“前席以置词,恨血斑云罍。”
自奇
(1).自负不凡。 唐 韩愈 《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宋 苏轼 《孔长源挽词》之一:“少年才气冠当时,晚节孤风益自奇。” 明 高启 《赠薛相士》诗:“顾影每自奇,磊落七尺长。”
(2).谓自得奇趣。 宋 张孝祥 《再和<雨入庐山>》:“借雨寻山故自奇,幕中佳客肯相随?”
剽贼
抄袭。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於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 钱牧斋 信口掎摭,谓其摹拟剽贼,同於婴儿学语。” 清 方宗诚 《<古文简要>序》:“是岂徒剽贼古人,揣句读摩音节而为之者哉!”
绍述
(1).继承。特指 宋哲宗 时对 神宗 所实行的新法的继承。 宋神宗 年号 熙宁 、 元丰 ,其时推行新法。 神宗 死, 哲宗 嗣立,年号 元祐 ,以年幼,太皇太后 高氏 主政,尽废新法。八年太皇太后死, 哲宗 亲政,次年改元 绍圣 ,任 章惇 执政,以绍述 熙宁 、 元丰 新政为名,尽复 高太后 临朝时所废新法。《宋史·奸臣传一·章惇》:“ 哲宗 亲政,有復 熙寧 、 元丰 之意……於是专以绍述为国是,凡 元祐 所革,一切復之。” 元 郝经 《龙德故宫怀古》诗之三:“ 蔡京 姦计假 荆公 ,绍述虽同事岂同?”
(2).泛指承继前人所为。 明 高攀龙 《台卿夏公行状略》:“有一家父子祖孙以盗相绍述。”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惟张皇近世学説,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
文字
(1) 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顺
(3) 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
(4) 文书;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
识职
谓得当。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既极乃通发 绍述 ,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艺文书序例》:“言语文章,胥归识职,则师法可復而古学可兴。”
饤饾
(1).将食品堆迭在盘中,摆设出来。 唐 韩愈 《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诗:“呼奴具盘飱,飣餖鱼菜赡。”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主人捐千金,飣餖留四坐。”
(2).指摆设的多而杂的食品。 宋 黄庭坚 《次韵无咎阎子常携琴入村》诗:“岁丰寒士亦把酒,满眼飣餖梨枣多。” 宋 洪迈 《夷坚丙志·生肉劝酒》:“ 张 归而愠曰:‘……羊一槃,猪一槃,鸭、鷄各一槃,凡四品,槃各四巨楪,皆生物也。飣餖虽丰,岂復可食!’”
(3).比喻堆砌、杂凑。 宋 杨万里 《归途观刘寺新迭石山》诗:“细看分明非飣餖,如何彫得许玲瓏!”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 唐 人虽为律诗,犹以韵胜,不以飣餖为工。” 余嘉锡 《论学杂著·马子才文》:“‘宛委别藏’中所收 元 人类书有二种,一曰《羣书通要》,二曰《羣书类编故事》,所列多习见,无甚珍秘,且有讹误……《羣书通要》尤飣餖简略。”
(4).指词句的安排罗列。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七:“ 杨梦信 有《题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二絶》,其一云:‘学诗元不离参禪,万象森罗总现前,触着现成佳句子,随机飣餖便天然。’”
鄙夫
(1) 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
鱼悬兽槛,鄙夫知之。——《晋书·董京传》
(2) 第一人称的谦称
下客
北魏 对降将的最低恩遇。亦指下等的宾客。《北史·房法寿传》:“及 歷城 、 梁邹 降, 法寿 、 崇吉 等与 崔道固 、 刘休宾 俱至京师,以 法寿 为上客, 崇吉 为次客, 崔 、 刘 为下客。”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诗序》:“下客悽惶,暂停归轡;高人赏玩,岂輟斯文。” 宋 梅尧臣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诗:“殷勤 魏 公子,落莫 吴 王孙。下客独垂泪,伤心思旧恩。”
谓折节下士。《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论》:“若夫 齐武王 之破家厚士,岂游侠下客之为哉!” 王先谦 集解引 陈景云 曰:“下客,谓折节下士也。”
粢食
古代祭祀时用的以黍、稷所作的饭食。《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 孔颖达 疏:“粢食不凿,谓以黍、稷为饭,不使细也。”《淮南子·主术训》:“太羹不和,粢食不毇。” 高诱 注:“毇,细也。”
铏羹
古祭祀时盛在铏器中的调以五味的羹。《周礼·天官·亨人》:“祭祀,共大羹、鉶羹。宾客亦如之。” 贾公彦 疏:“云‘鉶羹’者,皆是陪鼎膷肿膮,牛用藿,羊用苦,豕用薇,调以五味,盛之於鉶器,即谓之鉶羹。”《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府舞辞》:“振其鼗鼓,洁以鉶羹。” 清 毛奇龄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三:“又将鼎肉入之小鼎,而和菜作羹,所谓鉶羹也。”
熊蹯
熊掌。《左传·文公元年》:“十月,以宫甲围 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縊。”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膾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 宋 陆游 《东窗偶书》诗之二:“万事何曾有速淹,熊蹯鱼腹自难兼。” 清 赵翼 《食田鸡戏作》诗:“由来雋味在翘肖,何用猩唇貛炙熊蹯胹。”参见“熊掌。”
象白
指象脂。珍贵的食品。《文选·张协<七命>》:“鷰脾猩唇,髦残象白。” 刘良 注:“白谓脂也,亦犹熊白也。”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若求象白猩唇,恐不可致;止於精洁修办小筵,未为难事。” 明 刘基 《郁离子·天道》:“秋荼春薺,昔日之象白驼峯也。”
殿最
(1).古 * 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汉书·宣帝纪》:“其令郡国岁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颜师古 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上功曰最,下功曰殿。”《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2).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3).考课;评比。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 钱谦益 《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公议
(1)
(2) 众人的议论
自报公议
(3) 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
可以
(1) 表示可能或能够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表示许可
现在你可以走了
(3) 不坏;还好
她的英语还可以
(4) 很;厉害
这真闲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