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邱山原文
九峰湿翠秋光凝,亭亭出水芙蓉净。崔巍怪石距若虎,合沓奇峰驰八骏。
山若古寺隔红尘,时有天风度幽磬。
岂惟清赏玩心目,况有高人寄真隐。
自惭奔走红尘客,何由得遂山林性。
长歌聊复赋重游,不用悬岩刻名姓。
诗词问答
问:龙邱山的作者是谁?答:陈举恺
问:龙邱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举恺的名句有哪些?答:陈举恺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九峰
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秋光
(1).秋日的阳光。 唐 李商隐 《商於》诗:“ 商於 朝雨霽,归路有秋光。” 清 刘大櫆 《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 岷江 以涤也。”
(2).秋日的风光景色。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诗:“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 唐 司空图 《重阳山居》诗:“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艷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明 杨慎 《赋得千山红树图送杨茂之》:“画作千山红树图,行色秋光两瀟洒。”
亭亭
(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出水芙蓉
初放的荷花。比喻女子容貌艳美或文字清新可爱
诗句优雅如出水芙蓉
崔巍
(1).高峻,高大雄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王逸 注:“崔巍,高貌。” 唐 杨炯 《青苔赋》:“灵山偃蹇,巨壁崔巍。”《西游记》第三六回:“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郭沫若 《武汉长江大桥》诗:“ 黄鹤楼 将要增加它的崔巍, 晴川阁 将要增加它的静美。”
(2).指高峻的山。 清 陈维崧 《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词:“千寻佛阁倚崔巍,眺 胥臺 ,漫生哀。”
怪石
(1).似玉的美石。《书·禹贡》:“ 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山海经·中山经》:“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 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
(2).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合沓
(1).重迭;攒聚。 汉 贾谊 《旱云赋》:“遂积聚而合沓兮,相纷薄而慷慨。”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诗:“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宋 司马光 《海仙歌》:“东方曈曨景气清,庆云合沓吐赤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约三十餘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
(2).纷至沓来。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波间车马音犹合沓,顷之无所见。” 元 周昂 《晨起》诗:“鼓声随晓角,合沓起平荒。” 清 顾炎武 《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何意多同心,合沓来诸方。”
合遝:盛多貌;聚集貌。《文选·王褒<洞箫赋>》:“趣从容其勿述兮,騖合遝以诡譎。” 李善 注:“合遝,盛多貌。” 唐 方干 《题悬溜岩隐居者》诗:“蒲葵细织团圆扇,薤叶平铺合遝花。”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北录》:“冻云合遝,波浪激衡。”
八骏
(1).相传为 周穆王 的八匹名马。八骏之名,说法不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 赤驥 、 盗驪 、 白义 、 踰轮 、 山子 、 渠黄 、 华騮 、 緑耳 。” 郭璞 注:“八骏,皆因其毛色以为名号耳。”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王驭八龙之骏:一名 絶地 ,足不践土;二名 翻羽 ,行越飞禽;三名 奔霄 ,夜行万里;四名 越影 ,逐日而行;五名 踰辉 ,毛色炳耀;六名 超光 ,一形十影;七名 腾雾 ,乘云而奔;八名 挟翼 ,身有肉翅。” 明 胡应麟 则认为 王嘉 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见《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四。后亦用以泛指骏马。 唐 杜甫 《骢马行》:“岂有四蹄疾於鸟,不与八骏俱先鸣。” 明 徐渭 《赠陈君》诗:“ 王良 御八骏,技絶物有神。”
(2). 明成祖 的八匹名马。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明名马》:“ 龙驹 、 赤兔 、 乌兔 、 飞兔 、 飞黄 、 银褐 、 枣騮 、 黄马 , 成祖 八骏名。”
(3).指皇帝的车驾。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鸞舆竟还矣。”
红尘
(1) 闹市的飞尘,借指繁华的社会
红尘百戏
(2) 佛教指人世间
看破红尘
天风
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岂惟
见“ 岂唯 ”。
清赏
清玩
玩心
(1).犹言专心致志。《汉书·严助传》:“玩心神明,秉执圣道。”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2).玩忽之心。 清 林则徐 《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儆玩心而廻頽俗,是不得不严其法於吸食之人也。”
高人
(1)
(2) 高士
高人何点,蹑屩(草鞋)于 钟阿;征士 刘虯,献书于卫兵。—— 南朝梁· 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3) 学术、技能高超的人
真隐
真正的隐者。 唐 杜甫 《独酌》诗:“薄劣慙真隐,幽偏得自怡。”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走红
走红运;很吃得开
尘客
凡俗之人。 唐 白居易 《送文畅上人东游》诗:“悠悠尘客思,春满碧云中。” 宋 曾巩 《李节推亭子》诗:“燕坐远世喧,及门无尘客。”
何由
亦作“ 何繇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长歌
(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
(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悬岩
悬崖。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又别梦见悬巖峙壁,鬱然若似青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故其处悬巖,犹有五色焉。” 艾青 《光山》诗:“而最魅人的花朵,却开在悬岩的边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