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那作常时挥彩笔,直须飞句上青天。
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
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
诗词问答
问:《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诸公
(1).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 班固 《 * 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2).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 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3).泛称各位人士。 唐 杜甫 《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 贡师泰 《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狂颠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 张籍 《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 辛弃疾 《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元 杨讷 《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出:“跟后趋前,莫生狂颠。” 清 蒲松龄 《杜子美》诗:“虽固旷达无边幅,毋乃恣肆近狂颠?”
踏花
亦作“蹋花”。1.踏青,游春。 五代 谭用之 《寄阎记室》诗:“鼇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 宋 刘过 《祝英台近·同妓游帅司东园》词:“晚来约住青驄,蹋花归去,乱红碎,一庭风月。” 明 汤显祖 《送牛光山暂归泾阳》诗:“献岁客残同署晓,兼春人忆踏花时。” 唐弢 《创作漫谈·不做落第秀才》:“有一次,出的画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踏花’只是游春的意思,这一点容易画……惟有‘香’是抽象的东西,很难从画面上表现。”
(2).佛经故事:昔有 南窟仙人 ,见鹿产一女,即取归抚养,长大成人,惟脚似鹿,是为鹿女。一日,因洞中火熄,命鹿女往 北窟仙人 处取火。 北窟仙人 见鹿女行处步迹皆有莲花,因与鹿女言:绕我舍七匝,当与汝火。鹿女如其所言,遂取火而去。参阅《杂识藏经》卷二《鹿女夫人》。后因以“踏花”谓鹿女步行,足迹状如莲花。 唐 王维 《游感化寺》诗:“雁王衔果献,鹿女踏花行。”
襞笺
折纸作书。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后主 ﹞常使 张贵妃 、 孔贵人 等八人夹坐, 江总 、 孔范 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製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宋 陆游 《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襞笺报与诸公道, 罨画亭 边第一诗。”
常时
(1).固定的时间。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2).平时。 唐 杜甫 《天河》诗:“常时任显晦,秋至转分明。”《红楼梦》第一○一回:“常时我见你不象今儿回来的快,问你一声儿,也没什么生气呢。”
(3).时常,常常。 明 高深甫 《九回肠·离思》曲:“眉尖上,常时描出愁模样。”《 * 词话》第四三回:“俺家的常时打搅这里,多蒙看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人听见他这些话,也就常时请他来吃杯酒。”
彩笔
画彩 * 画用的笔或彩色的图画笔
直须
(1).应当;应。 唐 杜秋娘 《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宋 欧阳修 《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
(2).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孔明 变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飞句
飞书。 唐 李洞 《赠禅友》诗:“飞句相招宿,多逢有月天。”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山叟
住在山中的老翁。 唐 高适 《渔父歌》:“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鉤不移手。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明 王守仁 《青原山次黄山谷韵》:“且从山叟宿,勿受役夫催。”
应有
(1).所有,一切。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自今已后,应有进奉,并不用申报御史臺,如有人勘问,便仰録名奏来者。”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舡,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渡 江 回去。”《水浒传》第一回:“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
(2).应当具有。《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姑娘一进洞房,早看见摆满一分妆奩,凡是应有的,公婆都给办得齐齐整整。”
妍词
同“ 妍辞 ”。 唐 黄滔 《汉宫人诵<洞箫赋>赋》:“丽藻上闻於天子,妍词遍诵於宫人。” 宋 陆游 《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倚瑟妍词,调铅妙笔,那写柔情芳艷。”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苟抽秘思,骋妍词,斯焉採摭,靡能尽者,抑亦文章之灵囿已。”
水仙
见“ 水仙 ”。
亦作“ 水僊 ”。1.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唐 司马承顺 《天隐子·神解八》:“在人谓之人仙,在天曰天仙,在地曰地仙,在水曰水仙,能变通之曰神仙。”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冯夷 , 华阴 , 潼乡 隄伯 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为 河伯 。”按,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称 伍子胥 为水仙;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称 屈原 为水仙。因 伍子胥 死后被沉尸于江;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以死,故后人传说为水仙。
(2).谓水葬者。 北齐 刘昼 《新论·风俗》:“胡之北有 射姑 之国,其亲死,则弃尸於江中,谓之‘水仙’。”
(3).称遍游江湖乐而忘返之人。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陶峴 ﹞富有田业,择家人不欺而了事者,悉付之,身则汎艚江湖,遍游烟水,往往数岁不归…… 吴 越 之士,号为水仙。”
(4).琴曲名。《水仙操》的简称。 宋 陈亮 《诉衷情》词:“数声《渔父》,一曲《水仙》,歌断还愁。” 明 夏完淳 《夜宿山馆》诗:“《水仙》未成调,《广陵》已絶散。”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一曲苍茫奏《水仙》,灵飞鬼啸一千年。”
(5).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作卵圆形,叶子条形,伞形花序,花白色,中心黄色,有香味。供观赏,鳞茎和花可入药。亦指此种植物的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 杨诚斋 云:世以水仙为金琖银臺。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琖,深黄而金色。” 清 黄宗羲 《小园记》:“买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芳洲、洛阳、茉莉。”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种水仙无 灵璧 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 冰心 《住事·别后》:“﹝一个女子﹞正低头画那钢琴上摆着的一盆水仙。”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水仙》。
清宵
清静的夜晚。 南朝 梁 萧统 《钟山讲解》诗:“清宵出 望园 ,詰晨届 鐘岭 。” 宋 柳永 《轮台子》词:“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鷄唤觉。”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 王统照 《号声·司令》:“然而这几十个壮年团丁仿佛受了什么暗示,在初热的清宵也有些意外的感触,无复平日的笑谈高兴了。”
尘滓
(1) 细小的尘灰渣滓
她又不杂一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朱自清《绿》
(2) 比喻世间烦琐的事务
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颜氏家训·勉学》
诗文赏析
【原题】:
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篇以呈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