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原文
山游兴未阑,命仆陈晡食。
开尊酒尚寒,举网鱼初得。
舟中偶无火,村远何处觅。
禁烟方及期,乱石不可击。
篙人得秘诀,剖竹分两只。
刻削知阴阳,交加任横直。
物含动静机,人借推移力。
霏微锯屑下,炳熯灵晖积。
刍薪张气焰,釜灶赖燔炙。
旁人惊乍见,相对咸啧啧。
我生老江湖,此事应惯识。
五行自相生,一理妙莫测。
作诗侑杯盘,谈笑暮天碧。
诗词问答
问: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的作者是谁?答:祁顺
问: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祁顺的名句有哪些?答:祁顺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七部
参考注释
游兴
游览的兴致
仆陈
谓一一详加论列。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上》:“妇人掌兵者, 六朝 洗氏 、 唐 李氏 ……右诸人漫忆其燁赫,餘未易更僕陈。然总之,未必皆勇力。”参见“ 更僕难数 ”。
晡食
晚餐。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
尊酒
犹杯酒。 唐 高适 《赠别沉四逸人》诗:“耿耿尊酒前,联雁飞愁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尊酒之间,一谈一笑,甚有前辈风,今不復见矣。” 清 方文 《从吴锦雯读宋玉叔诗喜而有寄》诗:“惆悵掩尊酒,何时共懽讌。”
无火
(1).没有火光。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前秦·苻坚》:“初 坚 之未乱, 关中 土燃,无火,而烟气大起,方数十里中,月餘不灭。”
(2).指古寒食节禁烟火。 唐 王建 《寒食行》:“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3).无烽火。谓边境安靖。 唐 赵伯励 《出师赋》:“盖使烽埤无火,亭障息肩。”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禁烟
(1) 禁火
(2) 禁止吸食或贩卖鸦片;也指禁止吸烟
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精神
及期
(1).到时侯。《左传·僖公十年》:“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罸有罪矣,敝于 韩 。’”《旧唐书·李抱真传》:“及期,按簿而徵之,都试以示赏罸,復命之如初。”
(2).犹适时。 宋 陆游 《春雨》诗:“午夜听春雨,发生端及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篙人
撑船的人。《新唐书·杜亚传》:“使篙人衣油綵衣,没水不濡。” 宋 文天祥 《发高邮》诗:“篙人为我言,此水通 淮 头。”
秘诀
不公开的能解决问题的窍门、办法
剖竹
古代授官封爵,以竹符为信。剖分为二,一给本人,一留朝廷,相当于后来的委任状。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剖竹守沧海,枉帆过旧山。” 宋 司马光 《谢提举崇福宫表》:“剖竹 雍都 ,蔑闻于治教。”参见“ 剖符 ”。
分两
一分一两。谓分量,轻重。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但云此病若何,当服何药,是在《千金》某部第几卷,即取纸书授之,分两不少差。”《红楼梦》第八四回:“太太説了,叫 * 奶亲自把分两对準了呢。”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一一章:“ 萧长春 听了,在心里掂了掂分两。”
刻削
(1).雕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
(2).形容(山石或楼台)棱角分明,峥嵘峭拔。《魏书·萧衍传》:“大兴寺塔,广缮臺堂,昭阳到景,垂珠衔璧,峥嶸刻削。”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志一》:“山半大石盘陀数亩,高下如刻削。”
(3).苛刻,严酷。《史记·秦始皇本纪》:“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唐临传》:“比来有司多行重法,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平心 《论康熙帝的历史地位》一:“ 康熙帝 比 顺治 统治者更深刻地察觉到,前朝君臣的腐败和刻削,怎样加速了 明 政权的崩溃。”
(4).侵害;剥夺。《史记·孝景本纪》:“至 孝景 ,不復忧异姓,而 鼂错 刻削诸侯。”《南史·恩倖传·沉客卿》:“ 客卿 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节度使刻削军府,刑赏失中,遂致迫逐。”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一》:“官司自俸廉而外,一思展拓,何一非侵渔刻削之端。”
(5).节俭。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6).剪裁;删节。 唐 孟郊 《品松》诗:“名华非典赏,剪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7).谓造语工巧,文笔峻拔。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信道 清才,而诗刻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文章宗旨》:“ 唐 之文, 韩 之雅健, 柳 之刻削,为大家。” 明 方孝孺 《答张廷璧书》:“足下之诗刻削森秀,为世俗异味,其辞信奇矣。”
阴阳
(1)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3) 日月运转之学
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研核阴阳。
(4) 天气的变化
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交加
(1) 两种事物同时出现
雷电交加
(2) 交错;错杂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悲喜交加的情绪
横直
〈方〉∶反正;横竖
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推移
变化、移动或发展
向大海方向猛力推移的冰川
霏微
(1).飘洒;飘溢。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雨散漫以霑服,云霏微而袭宇。” 唐 韩愈 《喜雪献裴尚书》诗:“浩荡乾坤合,霏微物象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盖泉自石门而下,初势甚微,已而散布半空……霏微滴沥,溅面洒肌。”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使冷韵幽香,恒霏微于曲房斗室。”
(2).蒙蒙细雨。 元 王恽 《玉堂嘉话》卷八:“﹝ 竇儼 《水论》﹞五日一霏微,十日一霢沐。” 郭沫若 《烛影摇红》词:“霏微期过暑如蒸,空袭频投弹。”
(3).雨雪细小貌。 唐 李端 《巫山高》诗:“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元 刘伯亨 《朝元乐》曲:“这雪他初下霏微则是后渐疾,赤紧的风踅的雪急。”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五月 江 南麦已稀,黄梅时节雨霏微。” 聂绀弩 《林冲杨志合论》:“天冷了,窗外细雨霏微,窗纸叫风吹得飒飒地响。”
(4).迷蒙。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西湖 观月,秋爽最宜,烟波镜浄,上下一色。渔灯依岸,城角传风,山树霏微。” 清 顾炎武 《送张山人应鼎还江阴》诗:“旧京秋色转霏微,目送 毘陵 一雁飞。” 鲁迅 《呐喊·白光》:“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
锯屑
锯木屑。形容娓娓不绝言谈。语出《晋书·胡毋辅之传》:“ 彦国 吐佳言如锯木屑,霏霏不絶,诚为后进领袖也。”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灵晖
见“ 灵辉 ”。
刍薪
薪刍,柴草。《周礼·秋官·掌客》:“米二十车,禾三十车,芻薪倍禾,皆陈。”《礼记·聘义》:“五牢之具陈於内;米三十车,禾三十车,芻薪倍禾,皆陈於外。”
气焰
一种真的或假的优越感,表现为傲慢的样子或态度。比喻威风、气势(多含贬义)
气焰万丈
气焰嚣张
釜灶
锅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燔炙
(1).烧与烤。亦泛指烹煮。《战国策·魏策二》:“ 齐桓公 夜半不嗛, 易牙 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进之。” 宋 陆游 《鹅湖夜坐书怀》诗:“马鞍挂狐兔,燔炙百步香,拔剑切大肉,哆然如饿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燔炙肥甘,晨昏饜飫。”
(2).指烤肉。亦泛指佳肴。《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文选·张衡<东京赋>》:“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薛综 注:“燔炙,谓炙肉也。” 清 林则徐 《会奏英夷抗不交凶严断接济查办情形折》:“所嗜之肥浓燔炙,日久必缺於供。”
旁人
(1) 称除自己或某人、某些人之外的其他的人、另外的人
(2) 旁边的人
惊乍
惊恐。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不由我意张狂,心惊乍,谁曾向街巷行踏,夜深也紧避在房簷下,方信道色胆有天来大。”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啧啧
(1) 舌声
啧啧称羡
(2) 形容咂嘴或说话声
人言啧啧
(3) 形容虫、鸟叫声
我生
(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
(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五行
(1) 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这五种物质构成世界万物,中医用五行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运
(2) 见“五常”
相生
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来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一理
(1).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 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 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 明 胡居仁 《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
(2).一个道理。 南朝 梁 刘孝标 《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 宋 真德秀 《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
(3).同一地理区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且 吴 与 越 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而 吴 侵伐,大过五也。”
(4).温习一次。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杯盘
亦作“ 杯柈 ”。杯与盘。亦借指酒肴。 唐 刘禹锡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 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宋 吴可 《藏海诗话》:“草草杯柈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丫鬟收拾了杯盘之类,抹了桌子。” 周咏 《秋怀》诗之八:“何堪 湘浦 伤离鵠,忍对杯盘数落花。”
谈笑
说笑;又说又笑
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谈笑间。——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暮天
(1).傍晚的天空。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诗:“秋月对愁客,山鐘摇暮天。” 唐 顾非熊 《成名后将归茅山酬群公见送》诗:“暮天行雁断,晓渡落潮寒。”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嫦娥 正在看着圆窗外的暮天。”
(2).指傍晚的天气。 宋 沉遘 《五言次韵和景彝<秋兴>》:“暑随朝雨尽,凉入暮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