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原文
落尽樱桃春去后。舞絮飞绵,扑簌穿帘牖。惜别情怀愁对酒。翠条折赠劳亲手。
绣幕深沈寒尚透。雨雨晴晴,妆点西湖秀。怅望章台愁转首。画阑十二东风旧。
诗词问答
问:蝶恋花的作者是谁?答:陈允平
问:蝶恋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允平的名句有哪些?答:陈允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樱桃
樱桃属的很多种乔木和灌木,木材坚硬致密,果皮光滑,呈淡黄色至深红色或带黑色,含有光泽和种子
去后
以后。 明 朱权 《荆钗记·启媒》:“昨闻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试魁名,去后必有好处。”《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世人只知眼前贵贱,那知去后的日长日短。”
扑簌
亦作“ 扑速 ”。1.物体轻落貌。 唐 刘叉 《雪车》诗:“小小细细如尘间,轻轻缓缓成扑簌。” 元 刘庭信 《一枝花·春日送别》套曲:“锦机摇残红扑簌,翠屏开嫰緑模糊。” 元 锺嗣成 《采茶歌·恨别》曲:“扑速地淹残泪眼,吃答地锁定愁眉。”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 小俞 点点头。忽然扑簌扑簌掉下眼泪。”
(2).象声词。多形容禽鸟拍翅声。 唐 温庭筠 《塞寒行》:“燕弓弦劲霜封瓦,扑簌寒雕睇平野。” 清 江昱 《蝶恋花·青山夜泊》词:“夜定收帆葭苇际,鸥梦惊回,扑簌深丛里。” 清 鲁一同 《拉粮船》诗:“千声百声转相续,十万檣鸟尾扑速。”
别情
(1).离别的情思。 唐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蜀 韦庄 《东阳赠别》诗:“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谿柳恨依依。”《诗刊》1978年第2期:“ 大虎 进山建水库, 秀梅 赴约来送行。柳荫下,诉别情。”
(2).另外的因由。越剧《庵堂认母》:“想必是娘不认母有别情。”
怀愁
心怀凄恻。 汉 王褒 《九怀·蓄英》:“身去兮意存,愴恨兮怀愁。”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唐 韩愈 《寄三学士》诗:“猜嫌动置毒,对案輒怀愁。”
对酒
(1).面对着酒。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 * :“对酒不能言,悽愴怀酸辛。”《北史·李孝贞传》:“每暇日,輙引宾客,弦歌对酒,终日为欢。”
(2).乐府相和曲名。或作“对酒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对酒》 郭茂倩 题解引《乐府解题》曰:“ 魏 乐奏 武帝 所赋‘对酒歌太平’,其旨言王者德泽广被,政理人和,万物咸遂。”
翠条
指植物的绿色枝条。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珍木抽翠条,炎卉濯朱芳。” 唐 白居易 《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诗:“风动翠条腰嫋娜,露垂红萼泪阑干。”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其庐新结……余先屡过其旁,翠条罨映,俱不能觉,今从 兰宗 之徒指点得之。”
赠劳
赠送财物表示慰劳。《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币帛之式” 汉 郑玄 注:“币帛,所以赠劳宾客者。”
亲手
(1) 自己动手
这些是他亲手种的树
(2) 自身
你亲手做一做
深沈
亦作“ 深沉 ”。1.深刻周密。《汉书·王嘉传》:“相 (梁相) 计谋深沉, 谭 ( 鞫谭 )颇知雅文。” 老舍 《且说屋里》:“ 方文玉 把烟灰弹在地毯上,而后用左手捏了鼻子两下,似乎是极深沉地搜索妙策。”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造物者的意旨,何等的深沉呵!”
(2).沉着持重。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下》:“光禄大夫 周举 、待中 杜乔 ,深沉正直,当世名臣。” 宋 曾巩 《张久中墓志铭》:“君为人,深沉有大度。”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当他的眼珠定住的时候,他好像是很深沉,个性很强似的。”
(3).形容极深。《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夏侯湛 《江上泛歌》:“凌波兮愿济,舟檝不具兮江水深沉。”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诗:“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清 陈维崧 《花发沁园春·月夜布席》词:“夜深沉,我醉休扶,和月和花同宿。” 阿章 《寒夜的别离》:“她那双跟妈妈一模一样的眼睛里,含着一眶泪水,就像潭水那么深沉。”
(4).重;沉重。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瞻九犗而深沉,望密蔚而曾逝。”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一:“但等工作一完毕,又静了下来,苦闷却更加深沉了。”
(5).深邃隐蔽。 南朝 宋 谢灵运 《晚出西射堂》诗:“连障叠巘崿,青翠杳深沉。” 宋 梅尧臣 《邃隐堂》诗:“华宇何深沉,但闻列图籍。” 许地山 《空山灵雨·处女底恐怖》:“深沉院落,静到极地。”
(6).低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以上诸篇,或豪宕悲壮,或深沉感慨,有无穷义味。”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一时作者,深沉鬱于泉渊,逸嚮振于金石。” 华山 《山中海路》:“一声深沉的叹息,声音更缓慢了。”
妆点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 * 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怅望
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章台
秦宫殿名。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
章台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转首
转头。喻时间短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黄鸝啼得春归去,无限园林转首空。” 元 刘应几 《忆旧游》词:“月明仙掌何处?转首失栖乌。” 明 邵璨 《香囊记·邮亭》:“转首三年,纔瞻亲舍。”
画阑
见“ 画栏 ”。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东风
(1) 从东方吹来的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风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涨的革命气势
东风吹向天地外,荡尽人间群魔妖。——《天安门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