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草堂次韵三首原文
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寒守三衣法,饥传一钵歌。
宽闲每迸竹,危朽漫牵萝。
怊怅庭前柏,西来意若何。
诗词问答
问:重游草堂次韵三首的作者是谁?答:王安石
问:重游草堂次韵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安石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安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僧残
梵语的意译。音译僧伽婆尸沙。佛教戒律中罪科名,其名目有十三,故又称为十三僧残。参阅《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十三僧残》。
尚食
(1).官名。掌帝王膳食。 秦 始置。 东汉 以后,并其职于太官汤官。 北齐 门下省有尚食局,置典御二人。 隋 改为奉御。 唐 宋 因之,属殿中省。 金 元 尚食局属宣徽院。 明 设尚膳监,由宦官掌管。后用以指御膳。《金史·海陵纪》:“ 海陵 在位十餘年,每饰情貌以御臣下。却尚食进鹅以示俭,及游猎顿次,不时需索,一鹅一鶉,民间或用数万售之,有以一牛易一鶉者。” 清 周容 《芋老人传》:“今者堂有鍊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
(2).指司尚食之事。
三衣
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棃,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用,即内衣。亦泛指僧衣。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唱导·昙光》:“ 宋 明帝 於 湘宫 设会,闻 光 唱导,帝称善,即敕赐三衣瓶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沙门法服,惟有三衣……三衣裁製,部执不同,或缘有宽狭,或叶有小大。” 唐 贾岛 《送去华法师》诗:“秋江洗一鉢,寒日晒三衣。” 清 姚鼐 《嘉庆丁巳阻风于繁昌三山矶》诗:“三衣藏服冔,一鉢寄餐薇。”
宽闲
见“ 宽閒 ”。
亦作“ 宽闲 ”。亦作“ 宽间 ”。1.宽阔僻静。《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 汉 郑玄 笺:“欲与士观於宽閒之处。” 唐 韩愈 《答崔立之书》:“耕於宽闲之野,钓於寂寞之滨,求国家之遗事,考贤人哲士之终始。” 宋 秦观 《李谭汉马图赞》:“宽间之乡,水远草长,无覊无縶,乐未渠央。” 明 杨慎 《竹浪词》诗之六:“宽闲不似城中地,水碧金膏五百弓。”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儻容隐居奉母,媮得一宽閒寂寞之区,则私愿已足。”
(2).从容,闲暇。《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况且道士美貌清畅,情伤(肠)宽闲。” 清 唐孙华 《寿郭雉先七十》诗:“谋生麄就一菟裘,寝食宽閒得自由。” 清 林则徐 《会谕义律饬知参逊迅速缴烟》:“伊欲要挟而求,岂本大臣、本部堂反不能宽间以待乎?”
迸竹
猛往高长的竹子。 唐 白居易 《别桥上竹》诗:“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 唐 许棠 《重归江南》诗:“迴潮迷古渡,迸竹过邻墙。”参见“ 迸笋 ”。
怊怅
悲伤不如意的样子
怊怅自失
来意
(1) 到这里来的意图
请说明来意
(2) 未来的情况
来意如何
若何
如何;怎样
人马若何分拨,自由军师定夺
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