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食橘原文
洞庭一夜落清霜,枝上新苞叶底黄。摘去金沙抟作颗,剖来玉露结成囊。
岭头梅小酸无味,渭北梨粗冷欠香。
合荐甘馨调鼎实,未宜登俎奉君尝。
诗词问答
问:和人食橘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和人食橘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洞庭
(1).广阔的庭院。《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间,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尔乃御文轩,临洞庭。”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教坊词·教坊致语》:“洞庭九奏,始识《咸池》之音;灵岳三呼,共献后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韩非子·初见秦》:“ 秦 与 荆 人战,大破 荆 ,袭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 洞庭 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莪州公诗》:“ 洞庭 春水添新涨,好看双飞返故林。”参见“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别名。《文选·左思<吴都赋>》:“指 包山 而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刘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东,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谓 洞庭 。”参见“ 太湖 ”。
(4).山名。在 江苏省 太湖 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 包山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清霜
(1).寒霜;白霜。《艺文类聚》卷九十引 晋 湛方生 《吊鹤文》:“独中宵而增思,负清霜而夜鸣。” 唐 聂夷中 《赠农》诗:“清霜一委地,万草色不緑。” 明 袁宏道 《短歌燕中逢乐之律作》:“明月浮空,清霜堕地。”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清霜薄日的早晨,冻得儗儗的云色,映着半新不旧的赤旗,时时招拂。”
(2).用以喻头发花白。 金 元好问 《征人怨》诗:“塞垣可是秋寒早,一夜清霜满镜中。” 杨朔 《十月北京城》:“这些可敬的老艺人,到满头清霜的年龄,倒更懂得用双手来美化我们的生活了。”
金沙
(1).含有金子的沙砾。《文选·左思<蜀都赋>》:“金沙银砾,符采彪炳,暉丽灼烁。” 刘逵 注:“ 永昌 有水,出金,如糠在沙中。” 唐 杜甫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二:“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盖南、北 天山 金沙最富,淘者甚众,记不絶书。”
(2).井名。 唐 李商隐 《昭郡》诗:“绳烂 金沙井 ,松乾乳洞梯。” 冯浩 笺注:“《方舆胜览》:‘ 金沙井 在 平乐府 治东。’《平乐县志》:‘在 塘背庵 内。 唐 李义山 所咏也。近为僧填,不可復问。’”
(3).泉名。《元史·世祖纪七》:“赐 湖州 长兴县 金沙泉 名为 瑞应泉 。 金沙泉 不常出, 唐 时用此水造紫笋茶进贡。”
(4).借指泉水。 宋 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诗之三:“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清 许承钦 《由来鹤桥登楼观趵突泉》诗:“槛外金沙玉蕊繁,谁开眼界任澜翻。”
(5).见“ 金沙罗 ”。
(6).见“ 金砂 ”。
(7).见“ 金沙江 ”。
玉露
(1).指秋露。 南朝 齐 谢朓 《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风鸣素枝。”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 巫峡 气萧森。”《水浒传》第三十回:“炎威渐退,玉露生凉;金风去暑,已及深秋。” 王大觉 《题顾悼秋悼秋盦图》诗:“帘外银河淡,琴边玉露清。”
(2).喻美酒。 元 顾瑛 《水调歌头·桂》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谁道买花载酒,不似少年游。” 清 方文 《偶过玉海小饮》诗:“火烧玉露色香减,蜜浸人蓡风味嘉。”
结成
(1) 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法律手续结合起来
通过结婚使二人结成一对夫妻
(2) 结合成一体或一块;结合
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结成一块黄油
岭头
(1).山顶。 唐 杜甫 《南楚》诗:“无名江上草,随意岭头云。” 唐 李益 《扬州送客》诗:“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宋 柳永 《临江仙》词:“ 荆 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2).特指 五岭 的山顶。 唐 沉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天长地阔 岭 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唐 王建 《送严大夫赴桂州》诗:“ 岭 头分界候,一半属 湘潭 。” 唐 李绅 《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诗:“ 岭 头刺竹蒙笼密,火拆红蕉焰烧日。”
无味
(1) 没有味道
(2) 毫无趣味,枯燥
甘馨
(1).甘美芳香。泛言食物美好。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宋 文同 《牵牛织女》诗:“后世凡此节,儿女喧家庭。纵横且织鏤,花菓排甘馨。”
(2).指美味,佳肴。 唐 白居易 《谢官状》:“但以位卑俸薄,家贫亲老,养闕甘馨之费,病乏药石之资。”
调鼎
(1).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 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 唐 刘禹锡 《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 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 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 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元 萨都剌 《题光春卷上有萧滕王三学士赞》诗:“未经调鼎休惆悵,会见留酸到子孙。”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自此期调鼎,无端怨失弓。”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诗:“闻道延年如玉液,欲将调鼎献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