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夜半原文 诗词名句

夜半

作者:郑獬 朝代:宋代

夜半原文

夜半群动息,高车始停轮。
白日苦不没,役死天下人。
黄金埋九地,家家恶贱贫。
安得充所欲,不蹈通衢尘。

诗词问答

问:夜半的作者是谁?答:郑獬
问:夜半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獬的名句有哪些?答:郑獬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动息

(1).指出仕与退隐。《文选·谢朓<观朝雨>诗》:“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李善 注:“动息犹出处。” 唐 王勃 《秋日宴季处士宅序》:“虽语默非一,物我不同,而逍遥皆得性之场,动息匪自然之地。”

(2).活动与休息。《隋书·天文志上》:“生灵因之动息,寒暑由其递代。”

(3).引申为人的动止起居。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动息无格於温仁,颠沛安由乎正义。” 宋 叶适 《夫人王氏墓志铭》:“欲常候母动息,妇姑同一室处,嬉遨谐剧,不用常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夜叉国》:“自此雌每守 徐 ,动息不相离。”

(4).犹动静。情况,消息。《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宦者 安希伦 ,坐与 重诲 交私,常与 重诲 阴伺宫中动息,事发弃市。”《宋史·韩世忠传》:“ 良臣 至 金 军中, 金 人问王师动息,具以所见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 张公 为其所愚,倚为心腹,反为贼之耳目,军中动息,贼悉先知,早为备之。”

高车

(1).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释名·释车》:“高车,其盖高,立乘之车也。”《晋书·舆服志》:“车,坐乘者谓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

(2).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车出 关 ,如其志焉。”《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借指贵显者。 唐 皎然 《咏史》:“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3).古代民族名。初号 狄历 ,也称 敕勒 、 铁勒 、 高车 、 丁零 。所乘车,车轮高大。参阅《魏书·高车传》、《新唐书·回鹘传上》。

(4).复姓。 北魏 有 高车门 。见《魏书·庾业延传》。

白日

(1) 白天

(2) 太阳

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3) 泛指时光

浪费白日

不没

(1).不能终天年。指非自然死亡。《礼记·檀弓下》:“﹝ 阳处父 ﹞行并植於 晋国 ,不没其身,其知不足称也。” 郑玄 注:“没,终也。” 孔颖达 疏:“言不得以理终没其身。”《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王 其不没乎?” 杜预 注:“不以寿终。”

(2).不沉没。《文选·陆机<辩亡论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 李善 注引《史记》:“ 晋 智伯 攻 晋阳 ,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没者二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3).不埋没。 宋 曾巩 《范贯之奏议集序》:“公言之不没,岂独见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无穷也。”

天下

(1) 四海之内,全中国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孙子·谋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孙丑下》

天下三分。——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人世间,社会上

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以天下之所顺。

先天下之忧而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后天下之乐而乐。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传天下不足多。——《韩非子·五蠹》

为天下理财。——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共争天下。——《资治通鉴》

天下事谁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间

知天下之寒。——《吕氏春秋·察今》

黄金

(1)

(2) 铜

黄金折。——《战国策·齐策四》

太傅赍黄金。

(3) 金

天作黄金色。——《广东军务记》

(4) 金黄色

黄金络马头。——《乐府诗集·陌上桑》

(5) 见“金”

九地

(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孙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地,言深不可知。” 郭化若 注:“九地,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秘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2).指地的最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宋 文天祥 《呈小村》诗:“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3).犹九泉。指地下。《晋书·胡奋传》:“ 奋 唯有一子,为 南阳王 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 清 汤右曾 《荆州》诗:“ 龙陂桥 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4).用兵的九种地势。 唐 司空图 《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叶道家之理。虽战同九地,或於危地争先。” 元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清 顾炎武 《井陉》:“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5).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6).犹言遍地,大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胡云翼 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 明 刘基 《题李太白观瀑图》诗:“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 九天 ”。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 * 四地,无 * 四地。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和尚於是与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

家家

每户

贱贫

(1).卑贱贫困。《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梁书·儒林传·范缜》:“ 子良 问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贱贫?’”《新唐书·魏元忠传》:“志士在富贵与贱贫,皆思立功名以传于后,然知己难而所遇罕。”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素志安贱贫,心计鄙钻核。”

(2).指卑贱贫困的人。 唐 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诗:“遂性在耕稼,所交唯贱贫。” 元 揭傒斯 《送袁先辈之旴江》诗:“贱贫恋知己,亲爱畏离别。” 清 方文 《送陈子垣游上谷兼寄从子奕于司理》诗:“主是贱贫交不薄,文因山水助非虚。”

通衢

四通八达的道路。 汉 班昭 《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时来苟冥会,宛轡憩通衢。” 宋 叶适 《修路疏》:“出门无碍,方是通衢;著脚不牢,未为坦道。” 郁达夫 《过去》:“三面滨海的通衢里,建筑着许多颜色很沉郁的洋房。”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