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湖掾杨浩然原文
新持手版苕溪掾,应恨浮名别故乡。泽国几瞻飞雁序,春风自入坠鱣堂。
坐曹未改平生好,开卷能如往日忙。
龙首主人监郡乐,定蒙宾礼考文章。
诗词问答
问:寄湖掾杨浩然的作者是谁?答:强至
问:寄湖掾杨浩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强至的名句有哪些?答:强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手版
古时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笏
手版倒持
苕溪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浮名
虚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訥谢浮名。” 宋 林逋 《和酬泉南陈贤良高见赠》:“扬袂公车莫相调,浮名应未似身亲。”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予絶意浮名,不干寸禄。” 洪深 《现代戏剧导论》八:“望兄莫误于浮名,莫与旧势力握手!”
故乡
家乡,自己出生的地方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泽国
(1) 多水的地区;水乡
泽国用龙节。——《周礼·地官·掌节》
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唐·杜牧《题白云楼》
(2) 遭水淹了的地区
那年发大水,这里成了一片泽国
雁序
雁行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坐曹
指官吏在衙门里办公。《汉书·薛宣传》:“及日至休吏,贼曹掾 张扶 独不肯休,坐曹治事。”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起草香生帐,坐曹乌集柏。” 宋 陆游 《假日书事》诗:“万里西来为一飢,坐曹日日汗霑衣。” 明 方孝孺 《祭叶夷仲主事文》:“刀笔章程,众趋刻覈;顰蹙坐曹,谓匪吾职。”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开卷
(1)
(2) 打开书阅读
(3) 考试形式,可借助书面资料答题
往日
过去的日子;从前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从未有过冤仇
龙首
(1).龙的头。《仪礼·乡射礼》:“楅长如笴,博三寸,厚寸有半。龙首,其中虵交。” 郑玄 注:“两端为龙首,中央为蛇身相交也。”《淮南子·要略》:“今画龙首,观者不知其何兽也,具其形则不疑矣。”《后汉书·礼仪志下》:“载饰以盖,龙首鱼尾,华布墙,纁上周,交络前后,云气画帷裳。”
(2).科举时代称状元为龙首或龙头。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虮肝龙首》:“蟣肝之奉何堪,龙首之攀可望。”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叶道卿 尝带贴职知 秀州 ,时状元 宋公序 ,及同榜 郑天休 ,已修起居注。 道卿 有诗寄二公曰:‘相先一龙首,对立两螭头。’世称为警句。” 宋 文天祥 《为或人赋》:“龙首黄扉真一梦,梦回何面见 江 东。”
(3).投壶术语。箭入壶中而倚竿,箭首正向自己者称龙首。见 宋 司马光 《投壶新格·龙首》。
(4).山名。在 陕西省 长安县 北。一名 龙首原 。 萧何 营 未央宫 于此。 汉 张衡 《西京赋》:“疏 龙首 以抗殿,状巍峩以岌嶪。”《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规 龙首 ,抚 未央 。” 李贤 注:“ 龙首 ,山名, 萧何 於其上作 未央宫 。”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拂旦鸡鸣仙衞陈,凭高 龙首 帝城春。”
主人
(1) 在社交或商业活动中接待客人或顾客的人
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逆旅主人。——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财物的所有人
无罪于主人。——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权力的所有人;有其他人为其工作或在他手下工作的人;狗、马等的所有者
国家的主人
主人与仆人
打狗也得看主人
(4) 接待宾客的人
主人下马客在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
主人忘归客不发。
监郡
监察郡县。亦指监察郡县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序》:“监御史, 秦 官,掌监郡。”《说郛》卷三二引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诗谈》:“ 魏公 开宴召三人者同赏,时 王禹玉 作监郡, 王荆公 为幕官, 陈秀公 初授卫尉寺丞为过客,其后四人皆相继登台辅。” 元 虞集 《福州总管刘侯墓碑》:“﹝ 至元 ﹞二十二年,盗起其属县,监郡几陷贼手,侯破贼出之。”《剪灯新话·申阳洞记》:“ 天歷 间,父友有任 桂州 监郡者,因往投焉。”
宾礼
(1).上古朝聘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曰视。” 孙诒让 正义:“谓制朝聘之礼,使诸侯亲附,王亦使诸侯自相亲附也。”
(2).古代五礼之一。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元 韩奕 《齐天乐·寿内》词:“白头尚举齐眉案,相敬未忘宾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何温顺公》:“上欲藉其军力,乃延置至 兴京 ,款以宾礼,而以公主妻之。”参见“ 五礼 ”。
(3).谓以上宾之礼相待。《国语·周语下》:“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 晋 陆机 《辨亡论上》:“宾礼名贤,而 张昭 为之雄;交御豪俊,而 周瑜 为之杰。”
(4).引申为敬重。《汉书·晁错传》:“宾礼长老,爱卹少孤。”《晋书·江灌传》:“顷之, 简文帝 又以为抚军司马,甚相宾礼。”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 北齐 文宣李皇后 ﹞天性淑惠,为 文宣帝 所宾礼。”
考文
考订古代典籍中或金石上的文字。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前四者旌校讎之功,后四者俟攷文之圣。”
(1).原指考正书名。《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文,书名也。”后泛指考订文辞。 清 顾炎武 《答李子德书》:“愚以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将欲更定 姬周 之末之文章,不有考文之圣,其孰当之?”
(2).考试辞章。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执事始考文之明日,浮嚣之徒已相与称曰:某得矣!某得矣!”《新唐书·选举志上》:“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