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画松原文 诗词名句

画松

作者:景云 朝代:唐代

画松原文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诗词问答

问:画松的作者是谁?答:景云
问:画松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画松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景云的名句有哪些?答:景云名句大全

景云画松书法欣赏

景云画松书法作品欣赏
画松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

译文
画里的松树好像真的松树一样,让我细细思考在哪里见过。
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注释
无:犹么,疑问词。
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诗文赏析


 好的艺术品往往具有一种褫魂夺魄的感召力,使观者或读者神游其境,感到逼真。创作与鉴赏同是形象思维,而前者是由真到“画”,后者则由“画”见真。这位盛唐诗僧景云(他兼擅草书)的《画松》诗,就维妙维肖地抒发了艺术欣赏中的诗意感受。
  一件优秀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就很新鲜、强烈,令人经久难忘。诗的首句似乎就是写这种第一印象。“画松一似真松树”。面对“画松”,观者立刻为之打动,由“画”见“真”了,这该是何等样的妙品啊,“一似”二字表达出一种惊奇感,一种会心的喜悦,一种似曾相识的发现。
  于是,观画者进入欣赏的第二步,开始从自己的生 * 验去联想,去玩味,去把握那画境。他陷入凝想沉思之中:“且待寻思记得无?”欣赏活动需要全神贯注,要入乎其内才能体味出来。“且待寻思”,说明欣赏活动也有一个渐进过程,一定要反复涵泳,方能猝然相逢。
  当画境从他的生 * 验中得到一种印证,当观者把握住画的精神与意蕴时,他得到欣赏的最大乐趣: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这几乎又是一声惊呼。说画松似真松,乃至说它就是画的某处某棵松树,似乎很实在。然而未有过“天台访石桥”经历的读者,毕竟不知某松到底是什么样子,似乎又很虚。然而细加玩味,此松之精神俱在。
  这是从天台石桥的特定环境暗示出来的。“天台”是东南名山,绮秀而奇险,“石桥”是登攀必经之路。“石桥南畔第三株”的青松,其苍劲遒媚之姿,便在不言之中。由此又间接传达出画松的风格。这就是所谓虚处传神了。
  诗言画松之逼真,具体到石桥南畔“第三株”,又似乎过于指实。其实,“天台”、“石桥”在唐诗中几乎作为奇境胜地的同义语被广泛运用,此诗对此未必是实写。或者应该更为确切地说,是实事虚用而已。
  作为题画,此诗的显著特点在于不作实在的形状描摹,如“森森直干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王安石咏松诗句)一类,而纯从观者的心理感受、生 * 验写来,从虚处传画松之神。既写出欣赏活动中的诗意感受,又表现出画家的艺术造诣,它在同类诗中是独树一帜的。
  (周啸天)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余靖,朝代:宋代
    尝借芳园石友家,幽栖无复羡纷华。敞扉气爽云生栋,卷箔香微露泫花。桂向淮山分月魄,桃从秦洞得仙葩。别来追想清闲境,悔褫方中走栈车。
  • 作者:秦观,朝代:宋代
    天上 * 玉作楼,蟠桃熟后更无忧。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龙得一珠应献佛,虎生三日便吞牛。鲁元福禄何人似,坐见张敖数子侯。
  • 作者:苏轼,朝代:宋代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谁谓黄门妻,到道乃近在。尸解竟不传,化去空余悔。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 作者:释道宁,朝代:宋代
    丈夫儿,自家断,日用无私休计算。被他指点谩商量,到底死生打不辨。长生路上少人行,轮转修途空懊叹。万境中,须这汉。出没卷舒无系缚,浅种深耕谁委知,沩山水牯骑来惯。头角分明在目前,王湖衲子抬眸看。玉笛一声风雨寒,万两黄金终不换。
  • 作者:韩元吉,朝代:宋代
    稠红乱紫正芳菲,寒食青门客自归。江上酒醒闻燕语,日斜睡足看花飞。功名老去真何在,丘壑平生岂愿违。尚喜系船探禹穴,稽山云淡雨霏霏。
  • 作者:蔡襄,朝代:宋代
    燕燕何来处处喧,新从海上振轻翰。卑飞不避春泥重,竝语应愁夜雨寒。客舍暗窥吟笔健,宴堂时见酒杯乾。雕梁信美多移主,愿尔将雏择便安。
  • 作者:释定诸,朝代:宋代
    标签:咏物写鸟劝诫
    罩向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 作者:李弥逊,朝代:宋代
    地胜官肖人更幽,公田政足辨糟丘。吏情厌问可不可,世事但从浮自浮。绿盖红妆供客笑,黄鸡白酒为君留。惯倾老瓦陪田父,高会端如饫五侯。
  • 作者:晁公溯,朝代:宋代
    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孰知人困穷,岂有力留迁。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居者转沟壑,行者死道边。此罪在郡县,恩泽壅不宣。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
  • 作者:岳珂,朝代:宋代
    春波堂上倚栏干,一曲楼台晻霭间。野衲再寻行脚债,钓蓑聊寄赏心閒。燕低欲舞影翻水,鸟倦知还云在山。匹似棠湖尽堪住,绕檐只欠翠螺鬟。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