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寺示杲庵禅人原文
匡庐上初日,石耳访禅林。
眉际清寒重,烟中梵呗深。
水交松栎响,门掩竹藤阴。
欲问南唐迹,山猿雪后吟。
诗词问答
问:圆通寺示杲庵禅人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圆通寺示杲庵禅人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圆通寺示杲庵禅人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参考注释
匡庐
指 江西 的 庐山 。相传 殷 周 之际有 匡俗 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后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 寻阳 南有 九江 ,东合为 大江 ” 刘昭 注引 南朝 宋 慧远 《庐山记略》:“有 匡俗 先生者,出 殷 周 之际,隐遯潜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止为仙人之庐而命焉。” 唐 白居易 《草堂记》:“ 匡庐 奇秀,甲天下山。” 明 吴国伦 《鄱阳湖》诗:“欲向 匡庐 卧白云, 宫亭 水色昼氤氲。” 鲁迅 《热风·估<学衡>》:“ 匡庐 峨眉 ,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 林伯渠 《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 匡庐 胜境都争识,流水高山特逞奇。”参见“ 匡俗 ”。
初日
刚升起的太阳。 南朝 梁 何逊 《晓发》诗:“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 唐 虞世南 《初晴应教》诗:“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初日上,征尘起。”
石耳
附着在石面的地衣类植物,可食。《吕氏春秋·本味》:“菜之美者, 崑崙 之苹,寿木之华…… 汉 上石耳。” 高诱 注:“石耳,菜名也。” 南朝 梁 沉约 《与隐法师书》:“去冬今岁,人鬼见分,石耳紫菜,愴焉兴想。” 唐 皮日休 《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诗:“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间空带旧茶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石耳》:“石耳色面黑背紫,柔薄,生深巖危壁,与木耳、地耳皆珍。” 明 何景明 《晚至昌平寺中》诗:“山城薄酒无钱买,晚饭僧家石耳香。”
禅林
佛教寺院的别称
清寒
(1) 清朗而有寒意的;清冷的
月色清寒
(2) 清贫的;贫寒的
家境清寒
梵呗
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原夫梵唄之起,亦肇自 陈思 。” 宋 陆游 《游卧龙寺》诗:“君不见 天童 径山 金碧浮虚空,千衲梵唄层云中。” 清 纳兰性德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词:“空山梵唄静,水月影俱沉。” 朱自清 《看花》:“大殿上正做晚课,送来梵呗的声音。”参阅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
南唐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937年李昪( biàn)代吴称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唐,史称南唐。传至李煜( yù ),公元975年为宋所灭
南唐为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