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原文 诗词名句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作者:李之仪 朝代:宋代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原文

偶向凌歌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诗词问答

问: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仪
问: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李之仪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仪名句大全

诗文赏析


这首词,当作于李之仪居今当涂期间的某年春天。
凌歊台,南朝宋孝武帝曾建避暑离宫于此。实际上,凌歊台并不很高(据《太平寰宇记》载仅高四十丈 ),只是因周围平旷,才望得很远。李之仪的这首词就是登此台远望之所得。目的在借景发挥,借登凌歊台以抒发内心的感慨。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 。”起首用“偶向”二字,便透露出他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李之仪虽身在江南,心犹念汴京和故土(李之仪的家乡在今山东无棣 )。登高以眺远,自难免引起万千感触。但词人仅用“春光已过三分”一句概括他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 销魂”一词,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
下片点明题意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伤感甚”,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旧恨仍存”,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旧恨”绵绵。“清愁”,当指目前所触起的新愁。词人在“愁”字下加用“满眼”一词,便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至于愁些什么,词人并未明言,因此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共谁论”,进一步表明诗人块然独处,竟无人可为解愁。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却,这里作“岂”解,“却应”即“岂应”。词人目睹凌高欠台下春草丛生,很自然会联想起淮南小山《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著名诗句。但李之仪这里的“王孙”指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实乃貌似无理却至情的说法。
纪昀《 四库全书总目·姑溪词提要 》谓李之仪“小令尤清婉、峭蒨,殆不减秦观。”可谓一语中的,总括了李之仪小词的特点。这首词就是明证。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天祚皇王德,神呈瑞谷嘉。感时苗特秀,证道叶方华。气转腾佳色,云披映早霞。薰风浮合颖,湛露净祥花。六穗垂兼倒,孤茎袅复斜。影同唐叔献,称庆比周家。
  • 作者:姜特立,朝代:宋代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 作者:释宝昙,朝代:宋代
    罢琴听我一言田,民物如苗吏草然。中有丰年无限意,何须矫首问云天。
  • 作者:李日知,朝代:唐代
    所愿暂知居者乐,无使时称主者劳。
  • 作者:晃逈,朝代:宋代
    心息音,混融深。智先觉,念无侵。随办及,即漫寻。用此法,存於心。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晒茧未缲丝,晴天麦最宜。树阴常独立,禽语不吾疑。苦笋烹胜肉,新茶嗅醒脾。薰风吹此句,突过一春诗。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新叶大,珑珑晚花乾。==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时节适当尔,怀悲自无端。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柳枝弱而细,悬树垂百尺。左右同来人,金紫贵显剧。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君恩如纨扇,惟恐值秋风。方喜入怀里,安知弃箧中。
  • 作者:袁去华,朝代:宋代
    归鸟急。照水斜阳红湿。篷底夜凉风露入。藕花香习习。点滴城头漏涩。凄断草间虫泣。新恨旧愁眉上集。月斜还伫立。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 作者:洪咨夔,朝代:宋代
    房公堂是盖公堂,漏下无声日正长。应念常山蛇阵处,有人搔首立斜阳。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吴王葬三女,因留此冈名。已化被粲质,合有兰蕙生。婵娟夜月照,晻蔼朝雾平。古魂如未泯,不远阖闾城。
  • 作者:罗公升,朝代:宋代
    五月征裘路五千,长安疑在北辰边。故园归梦西风冷,明日陵州正觅船。
  • 作者:谢应芳,朝代:元代
    台州别驾不之官,烟水孤村共岁寒。偶有浊醪留晚酌,旋挑生菜簇春盘。三年邻里通家好,四海兵戈行路难。且喜门前金色柳,东风堪作画图看。
  • 作者:苏籀,朝代:宋代
    延陵乃有能诗鉴,子路犹为少读书。习气未忘番简册,白头稽古不应愚。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身世飘然似断云,时人误许与斯文。旋偿碑债动千里,强理诗情无一分。子美旧悲残酒炙,幼安今老白襦裙。余生自喜浑无事,清夜铜炉炷宝熏。
  • 作者:刘宰,朝代:宋代
    烦暑斂清晓,西风生远林。客怀感素秋,归梦越千岑。祖帐城南门,蔼蔼萃华簪。举觞忽有赠,去矣无遐心。
  • 作者:张可久,朝代:元代
    一行琴秋思,记琴孙登当日,山中琴趣。谁识吾宗,父老子、自制寸金皮鼓。*截孤篁,丝抽独茧,替尽琵琶谱。轻拢慢捻,西湖何限怀古。堪笑锦瑟无端,繁弦五十,撩乱春云缕。得似嘈嘈么凤语,只手换琴移羽。绝艺无双,法门不二,喜遇知音侣。灯琴对影,为君挑尽寒雨。
  • 作者:陈造,朝代:宋代
    凉凉寂寂不关天,自诡诗穷五十年。君比老夫痴又甚,更教斲句当行缠。
  • 作者:释心月,朝代:宋代
    青山门外白云飞,杨柳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