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原文 诗词名句

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原文

何点风流有足思,梅花开矣向南枝。

一峰如与天平较,小许无妨此出奇。

诗词问答

问: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游虎邱杂咏四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一

参考注释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南枝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双燕》诗:“衔花落北户,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鹧鸪词》:“ 苦竹岭 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鷓鴣飞。” 明 吴国伦 《寄远曲》:“ 章臺 杨柳緑如云,忆折南枝早赠君。”

(2).比喻温暖舒适的地方。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别业》诗:“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栖。”

(3).借指梅花。 宋 苏轼 《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愿及南枝谢,早随北雁翩。”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别李素臣归荒隐草堂》诗:“相思试折南枝寄,东阁官梅尚有无。” 田汉 《赠刘雨岑先生》诗:“南枝如雪馥雄关,又在先生笔底看。”

(4).《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马依北风, 越 鸟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国。《周书·杜杲传》:“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关中 ,亦当有南枝之思耳。” 唐 储嗣宗 《早春》诗:“踟蹰 歷阳 道,乡思满南枝。” 郁达夫 《自汉皋至辰阳流亡途中口占》:“岂为行吟来 楚 泽,终期结綬到南枝。”

天平

一种衡器。由支点(轴)在梁的中心支着天平梁而形成两个臂,每个臂上挂着一个盘,其中一个盘里放着已知重量的物体,另一个盘里放待称重的物体,固定在梁上的指针在不摆动且指向正中刻度时的偏转就指示出待称重物体的重量

小许

一点点;微少。《晋书·天文志上》:“今视诸星出於东者,初但去地小许耳。”《祖堂集·释迦牟尼佛》:“此草可能惠施小许否?”参见“ 少许 ”。

无妨

不妨

有意见,无妨直率提出来

出奇

不同寻常

热得出奇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双月讴{讠亚}辗秋碧,细风斜掩神仙宅。麦门冬长马鬣青,
    茱萸蕊绽蝇头赤。流苏斗帐悬高壁,彩凤盘龙缴香额。
    堂内月娥横剪波,倚门肠断虾须隔。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惕乾经四月,□靋忽通宵。

    暵气苏杨缕,生机透麦苗。

    晓光欣润野,风静不鸣条。

    略释筹农苦,依然盼捷焦。

  • 作者:朱敦儒,朝代:宋代
    姮娥怕闹,银蟾传令,且与遮鸾翳凤。直须人睡俗尘清,放云汉、冰轮徐动。山翁散发,披衣松下,琴奏瑶池三弄。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 作者:释德洪,朝代:宋代

    连日颠风断渡,一番花信催春。

    残夜华鲸吼粥,梦回窗月窥人。

  • 作者:欧阳修,朝代:宋代
    燕鸿过后春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闻琴解珮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帝子 * 逐凤凰,空留仙洞号华阳。落花何处堪惆怅,头白宫人扫影堂。
  • 作者:秦观,朝代:宋代
    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空锁楼中深怨,春风重到人不见。十二阑干倚遍。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近作燕山八景诗,拟成长卷各图之。

    侍臣承旨开生面,又见岩关叠翠奇。

  • 作者:郑刚中,朝代:宋代
    篮舆风紧揭心帘,雨著春衣润欲粘。满眼阴云压平野,此时怀抱恶憎恶。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代
    莫以天下桂,皆为月中物。犹言月有兔,野岂无狡窟。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樵客不知贵,奈何薪爨屈。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