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上杜相公原文 诗词名句

上杜相公

作者:曾巩 朝代:宋代

上杜相公原文

水为舟楫旱为霖,社稷生民注意深。
岂谓便辞黄阁议,翻然求就紫芝吟。
始终好古儒林士,进退忧时国老心。
只有声名随日远,不令功被管弦音。

诗词问答

问:上杜相公的作者是谁?答:曾巩
问:上杜相公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巩的名句有哪些?答:曾巩名句大全

曾巩上杜相公书法欣赏

曾巩上杜相公书法作品欣赏
上杜相公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舟楫

(1) 船和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劝学》

(2) 水上船只

江河湖泽给我们以舟楫之利

舍鞍马仗舟楫。——《资治通鉴》

幸有舟楫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注意

(1) 留意

注意钻研业务

(2) 重视;关注

要注意,法律必须得到忠实的执行

便辞

犹言花言巧语。《隋书·经籍志三》:“佞人为之,则便辞利口,倾危变诈,至於贼害忠信,覆邦乱家。” 清 魏源 《<书古微>例言中》:“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闕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辞巧説,破坏形体。” 章炳麟 《秦献记》:“故夫滑稽便辞而不可轨法者,则六国诸子是也。”

黄阁

亦作“黄閤”。 1. 汉 代丞相、太尉和 汉 以后的三公官署避用朱门,厅门涂黄色,以区别于天子。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上:“﹝丞相﹞听事阁曰黄阁。”《宋书·礼志二》:“三公黄閤,前史无其义……三公之与天子,礼秩相亚,故黄其閤,以示谦不敢斥天子,盖是 汉 来制也。”后因以黄阁指宰相官署。 唐 韩翃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巡边》诗:“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元 耶律楚材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我祖建四节,功烈光黄閤。”

(2). 唐 时门下省亦称黄阁。 唐 杜甫 《奉赠严八阁老》诗:“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旧史《严武传》迁给事中,时年三十二。给事中属门下省, 开元 曰黄门省,故云‘黄閤’。”

(3).借指宰相。 唐 钱起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自怜黄阁知音在,不厌彤幨出守频。” 宋 司马光 《和始平公郡斋偶书》:“ 赤松 雅意思轻举,黄阁群心望復还。”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辨冤》:“説甚么黄阁经纶肃万方。”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补遗:“ 陈桂林 文恭 宏谋 ,黄阁雍容。”

翻然

(1) 形容改变得很快而彻底

翻然悔悟

(2) 也作“幡然”

紫芝

(1).真菌的一种。也称木芝。似灵芝。菌盖半圆形,上面赤褐色,有光泽及云纹;下面淡黄色,有细孔。菌柄长,有光泽。生于山地枯树根上。可入药,性温味甘,能益精气,坚筋骨。古人以为瑞草。道教以为仙草。 汉 王充 《论衡·验符》:“ 建初 三年, 零陵 泉陵 女子 傅寧 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 唐 欧阳詹 《珍祥论》:“紫芝产於 甘泉 ,自麟呈於 雍祠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 延彬 治 泉州 十七年,吏民安之。会得白鹿及紫芝,僧 浩源 以为王者之符。”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芝》。

(2).比喻贤人。《淮南子·俶真训》:“ 巫山 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芝,与萧艾俱死。” 高诱 注:“膏夏、紫芝皆喻贤智,萧、艾,贱草。皆喻不肖。”《旧唐书·杨炎传》:“丁忧,庐於墓前,号泣不絶声,有紫芝、白雀之称,义表其门閭。”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好古

喜爱古代的事物

儒林

儒家学者之群

进退

(1) 前进和后退

进退不由。——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进退无颜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进退坐作之方。——宋· 苏轼《教战守》

进退维谷

(2)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指言行适度

不知进退

忧时

忧念时事。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之言作矣。”

国老

(1).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 孙诒让 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 子文 。” 孔颖达 疏:“《王制》云:‘ 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 汉 贾谊 《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

(2).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 王肃 注:“国老,助宣德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国老 王喜 、廷掾 郑篤 、功曹 邠勤 等,咸曰宜之。”

(3).指国之重臣。 宋 李清照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之二:“君不见惊人废兴传 天寳 ,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姦雄,但説成功尊国老。”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晋书》:“﹝ 楚王 ﹞ 暐 矫詔擅害国老。”

(4).甘草的别名。 唐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诗:“蒔药闲庭延国老,开罇虚室值贤人。” 蒋之翘 注:“《本草》:甘草名国老。” 宋 梅尧臣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诗:“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甘草》:“﹝甘草﹞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有声

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

不令

(1).不善;不肖。《诗·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电,不寧不令。” 郑玄 笺:“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左传·宣公十四年》:“寡君有不令之臣 达 ,构我敝邑於大国。” 唐 元稹 《莺莺传》:“慈母以弱子 * 见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词!” 明 杨慎 《二伯论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袭人,强贼之行也。”

(2).没有命令。《孙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孔子家语·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观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3).不听从命令。《韩非子·说疑》:“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魏书·北海王详传》:“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举; 鬼方 不令,乃致淹载之师。”

管弦

亦作“ 管絃 ”。亦作“筦弦”。亦作“筦絃”。 1.管乐器与弦乐器。亦泛指乐器。《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汉书·礼乐志》:“为其俎豆筦弦之间小不备,因是絶而不为,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或莫甚焉。” 晋 张华 《情诗》之一:“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三千珠履盈阶陛,十二金釵列管絃。”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长物吾家少,樽罍伴管絃。”

(2).指管弦乐。《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説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鐘石筦弦。”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 *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囀管弦同。”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千里桑麻緑荫城,万家灯火筦絃清。”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返照波间,水阔风高颺管絃。”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王弘诲,朝代:明代

    长乐更寒漏转催,片云飞度集灵台。

    殷勤尚扫珊瑚枕,或恐君王有梦来。

  • 作者:李贞白,朝代:唐代
    与虱都来不较多,扌暴挑筋斗太喽罗。忽然管著一篮子,有甚心情那你何。
  • 作者:刘克庄,朝代:宋代
    绝顶岚烟合,危亭略见檐。不知山雨过,但觉瀑流添。悲壮张瑶瑟,迷蒙展画缣。野人双草屦,来往任泥沾。
  • 作者:章甫,朝代:宋代
    枕簟迟迟睡,轩窗一一开。市收人语寂,江迥水风来。熠耀明衣袂,婵娟到酒杯。新凉儿女健,促织已相催。
  • 作者:释道宁,朝代:宋代
    百炼精金大冶中,任他腾焰亘大红。须臾拈出教人看,添得行家价转丰。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 作者:袁燮,朝代:宋代
    清香忽向暗中来。应为梅花取次开。爱汝风标真绝俗,何当环绕百千回。
  • 作者:乐备,朝代:宋代
    明光宫高丽鳷鹊,三声朝鸡报宫钥。车如流水马如龙,门外斗量无处著。归来日晏仆亦痡,豪芒饱暖归妻孥。岂无道德绚烂者,意作霖雨言为谟。何人著眼高蓬荜,强仕之年发如漆。便抽手版挂衣冠,把住穷愁甘似蜜。人言讲退诚两涂,退者真智进者愚。要当程力之所底,未省逸路排轻车。马侯制行如圭璧,五色文章发金石。不知持此将安之,天下宝当天下惜。秋净凉入菰蒲间,新诗落笔不作难。应怜俗驾难回者,更费移文过北山。
  • 作者:佚名,朝代:宋代
    金风簌簌惊黄叶。高楼影转银蟾匝。梦断绣帘垂。月明乌鹊飞。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马上吟诗好,即景堪驱用。

    途长诗思长,不复畏炎冻。

    忆在书斋里,一作和者众。

    虽云足赏识,转觉苦吟弄。

    何似自歌吟,却去安排重。

    亦有从行者,且喜不成诵。

    我得此中味,愿与识者共。

    莫学东坡老,但欲续残梦。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