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共入夕阳寺,因窥甘露门。 ——升上人
清香惹苔藓,忍草杂兰荪。 ——郑符
捷偈飞钳答,新诗倚仗论。 ——段成式
坏幡标古刹,圣画焕崇垣。 ——张希复
岂慕穿笼鸟,难防在牖猿。 ——段成式
一音唯一性,三语更三幡。 ——张希复
诗词问答
问:《游长安诸寺联句大同坊云华寺偶联句》的作者是谁?答:段成式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联句
问:段成式的名句有哪些?答:段成式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792-11
参考注释
夕阳
傍晚的太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甘露门
佛教语。喻超脱生死,引入涅槃的无上妙法。《法华经·化城喻品》:“普智天人尊,哀愍羣萌类。能开甘露门,广度於一切。” 唐 王维 《苦热》诗:“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建涅槃像,开甘露门。”
上人
(1) 旧时尊称僧人
(2) 佛教称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职位高的统治者
(4) 上等人
农工商贾劳苦营生,非上人之所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驾于他人之上
清香
清淡的香味
则有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苔藓
藓(藓纲的植物的俗称)
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忍草
见“ 忍辱草 ”。
兰荪
(1).即菖蒲。一种香草。《文选·沉约<和谢宣城>》:“昔贤侔时雨,今守馥兰蓀。” 刘良 注:“兰蓀,香草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蓀,蓀即今菖蒲是也。”
(2).指佳子弟。 清 赵翼 《西干故里示侄亮采宝士侄孙公兰等》诗:“是我昔时初奋迹,瓣香能不望兰蓀。”参见“ 芝兰玉树 ”。
飞钳
亦作“ 飞箝 ”。辩论的一种方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周礼·春官·典同》“微声韽” 唐 贾公彦 疏:“云韽读为飞钳涅闇之闇者,谓《鬼谷子》有《飞钳》、《揣摩》之篇,皆言从横辨説之术。飞钳者,言察是非语,飞而钳持之。”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一:“文章巧傅会,智术工飞箝。” 章炳麟 《文学说例》:“策士飞箝之辩,宜与 宋 儒语録、近人演説同编一秩,见其与文学殊涂,而工拙亦异趣也。”
新诗
(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
(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 *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倚仗
依赖,依靠
倚仗权势
成式
(1).旧有的法规。《书·毕命》:“子孙训其成式惟乂。” 孔 传:“言后世子孙顺公之成法惟以治。” 唐 白居易 《除裴武太府卿制》:“以遵成式,无使改易,谨而守之,斯为称职。”
(2).一定的格式。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其装褾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 清 冯桂芬 《覆庄卫生书》:“惟碑版之作,前贤成式俱在,身处后代,不宜偭规矩而改错,故金石不妨言例,而他文不可言义法。”
古刹
年代久远的寺庙
燕然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南朝陈· 徐陵《出自蓟北门行》
笼鸟
养在笼子里供玩赏的鸟,如红点颏、鹦鹉、画眉等
一音
(1).同一个声音。《淮南子·说林训》:“犹金石之一调,相去千岁,合一音也。”
(2).佛教称佛说法之音为“一音”。后亦以“一音”指高僧大德宣讲佛法之音。《维摩诘经·佛国品》:“佛以一音演説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一音演而荒憬服,三圣澄而礼乐备。” 唐 王维 《能禅师碑》:“每大师登座,学众盈庭,中有三乘之根,共听一音之法。”《景德传灯录·东土二祖慧可大师》:“﹝大师﹞付嘱已,即於 鄴 都,随宜设法,一音演畅,四众皈依。”
(3).一种读音。《朱子语类》卷二三:“又诗中‘憯’字训‘曾’,不知一音耶?二音耶?”
唯一
只有一个
他的唯一的一篇演说
三语
(1). 晋 王衍 向 阮修 问 老 庄 与儒教异同, 修 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 唐 王维 《同崔傅答贤弟》诗:“更闻臺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宋 苏轼 《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参见“ 三语掾 ”。
(2).指 宋 赵鼎 评论 邵伯温 的三句话。《宋史·儒林传二·邵伯温》:“ 赵鼎 少从 伯温 游,及当相,乞行追録,始赠秘阁修撰,尝表 伯温 之墓曰:‘以学行起 元祐 ,以名节居 绍圣 ,以言废於 崇寧 。’世以此三语尽 伯温 出处云。”
三幡
道家谓色、空、观三者最易摇荡人心,故以三幡为喻。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於三幡。” 清 姚鼐 《九月八日谒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诗:“寘彼万古怀,企此三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