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恭和御赐诗原文 诗词名句

恭和御赐诗

作者:姚勉 朝代:宋代

恭和御赐诗原文

叨尘愧甚鹤乘轩,誓报洪私敢寒源。
回有圣胆真愿辅,轲于仁义岂忘言。
清朝长欲诸贤任,公论常扶一脉存。
湛露独沾惭过厚,盍推四海遍皇恩。

诗词问答

问:恭和御赐诗的作者是谁?答:姚勉
问:恭和御赐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姚勉的名句有哪些?答:姚勉名句大全

姚勉恭和御赐诗书法欣赏

姚勉恭和御赐诗书法作品欣赏
恭和御赐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叨尘

犹忝任。谓自己的才能与所任之职不相配。 宋 欧阳修 《续思颍诗序》:“叨尘二府,遂歷三朝。”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圭斋题彭氏程文》:“ 玄 叨尘从臣,初议闕下,力赞其成。”

鹤乘轩

指滥得禄位,不该得禄位而得。 宋 陆游 《读<隐逸传>》诗:“ 终南 处士入都门, 少室山人 补諫垣。毕竟只供千载笑,石封三品鹤乘轩。”参见“ 鹤轩 ”。

洪私

洪大的恩私。 宋 范仲淹 《谢依所乞依旧知邓州表》:“伏蒙皇帝陛下,曲軫洪私,特回中旨。”

仁义

(1) 宽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仁义之举

(2) 〈方〉∶性情温顺,通达事理

忘言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清朝

清晨。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八:“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 宋 苏辙 《僧伽塔》诗:“方丈近闻延老宿,清朝留客语逡巡。” 明 唐寅 《白发》诗:“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

清明的朝廷。《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之二:“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之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舞法之吏,不乐清朝。”

公论

(1) 公正或公众的评论

是非自有公论,不是某一个人说了就算

(2) 公理;定理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湛露

(1).《诗·小雅》篇名。《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后因喻君主之恩泽。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献食表》:“策勋饮至,频承湛露之恩。”《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光天所覆,咸沾湛露之仁。”

(2).喻丈夫之恩惠。《文选·江淹<杂体诗·效张华“离情”>》:“愿垂湛露惠,信我皎日期。” 吕延济 注:“湛露能润泽於物,喻夫之恩惠。”

(3).浓重的露水。《楚辞·九章·悲回风》:“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 朱熹 集注:“湛,厚也。” 晋 陆机 《为周夫人赠车骑》诗:“日月一何速,素秋坠湛露。” 清 徐芳 《立春日赋示武陵诸友》诗:“湛露沾花晓,长天照眼新。”

过厚

(1).过甚;过分。《易·小过》“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唐 孔颖达 疏:“所以无其咎者,以其失位在下,不能为过厚之行,故得遇於无咎之宜,故曰无咎,弗过遇之也。”

(2).过分厚重。《汉书·王嘉传》:“恩已过厚,求索自恣,不知厌足,甚伤尊尊之义。”《易·繫辞下》“盖取诸大过” 晋 韩康伯 注:“取其过厚。” 孔颖达 疏:“送终追远,欲其甚大过厚。”《北史·胡叟传》:“或谓 潜 曰:‘再三之惠,以为过厚,子惠於 叟 ,何其恒也?’”

(3).宽厚。《宋书·范泰传》:“公之友爱,即心过厚。” 明 唐顺之 《秋野殷公墓志铭》:“其处心行己,亦往往多出於过厚。”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皇恩

指皇帝给予的恩惠

皇恩浩荡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地真塞北无双地,泉不江南第几泉。

    太古林岚人鲜识,付他秋月与春烟。

  • 作者:晃冲之,朝代:宋代
    老去攀翻兴益奇,招携风月作新知。但令春酿皆如此,百罚深盃亦倒垂。
  • 作者:赵彦端,朝代:宋代
    凌虚风马来无迹。水净山光出。松间孤鹤睡残更。唤起缑箫飞去、与云平。新亭聊共丰年悦。一醉中秋月。江山拟作画图临。乐府翻成终胜、写无声。
  • 作者:释重顯,朝代:宋代
    夏云多奇峰,干城冷相映。借问诸禅僧,那箇堪凭定。干城高锁月,夏云欲为雨。若谓非全功,子细看规矩。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代
    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惨淡阴烟白,空蒙宿雾黄。暗遮千里目,闷结九回肠。寂寞羁臣馆,深沉思妇房。镜昏鸾灭影,衣润麝消香。兰湿难纫佩,花凋易落妆。沾黄莺翅重,滋绿草心长。紫陌皆泥泞,黄污共淼茫。恐霖成怪沴,望霁剧祯祥。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昼昏疑是夜,阴盛胜于阳。居士巾皆垫,行人盖尽张。跳蛙还屡出,移蚁欲深藏。端 * 游废,闲行去步妨。愁生垂白叟,恼杀蹋青娘。变海常须虑,为鱼慎勿忘。此时方共惧,何处可相将。[此以下叙浙东政事。]已望东溟祷,仍对北户禳。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霜。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祀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夜雨虽昨夜,丑时则今日。

    昨为下旬首,弗雨叶农吉。

    惕度终朝晴,过矣虑何必。

    况当伏暑时,炎蒸迩来郁。

    思一洗其歊,刚寸意微惜。

    再霈乃益佳,大田润阴骘。

    回思两日间,惕虑心殊疾。

    然其殊原同,无非为民实。

  • 作者:谢朓,朝代:南北朝
    雩有讽。禜有秩。膋鬯芬。圭瓒瑟。
  • 作者:鲜于溥,朝代:宋代

    年老逢春莫等閒,逢春能得几回看。

    插花尽要花枝满,把酒休辞酒盏乾。

    好向酒边留舞袖,不妨花外驻吟鞍。

    闻身健在须行乐,燕语莺啼春又残。

  • 作者:曹雪芹,朝代:清代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 作者:曾丰,朝代:宋代
    文章事业宋名臣,颍上轻投未老身。葛水衣冠凄欲断,沙溪泉石郁空陈。高山踞视废兴事,乔木坐邀来往人。碑未失真公手泽,中余廊庙旧精神。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