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攀缘皆鸟道,磴磴入苍烟。
寺古依云壑,僧贫种石田。
地平仙掌似,峰秀玉莲悬。
回复藏禅宇,清凉即梵天。
滩声皇恐近,水色贡章连。
笑折梅花去,江干独放船。
诗词问答
问:《游玉龙寺(在皇恐滩前,一名仙人掌。)》的作者是谁?答:李之世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李之世的名句有哪些?答:李之世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先韵
2. 在皇恐滩前,一名仙人掌。
参考注释
攀缘
(1) 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2) 比喻投靠有钱有势的人往上爬
(3) 蔓延地生长
(4) 牵挽
鸟道
只有鸟才能飞越的路,比喻狭窄陡峻的山间小道
苍烟
苍茫的云雾。 唐 陈子昂 《岘山怀古》诗:“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金 元好问 《泛舟大明湖》诗:“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花月痕》第十五回:“细看春色低红烛,烦向苍烟问白鸥。”
云壑
云气遮覆的山谷。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诱我松桂,欺我云壑。” 唐 于鹄 《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诗:“乃知轩冕徒,寧比云壑眠。”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词:“毕竟春光谁领畧。九陌緇尘,抵死遮云壑。”
种石
迭石。谓假山。 宋 翁元龙 《齐天乐·游胡园书感》词:“种石生云,移花带月,犹欠藏春庭院。”
地平
(1).谓水土得到治理。参见“ 地平天成 ”。
(2).地面平坦。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地平江动 蜀 ,天阔树浮 秦 。”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诗:“羣动翛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3).地平面;地平线。 清 恽敬 《杂说》:“盖地之体九万里,地平之上, 中国 所见日出,东西不及五万里。”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地无正平,目所见处皆为平,至广漠之野,四望天地相接处,其圆中规,中高而四隤之证也,是为地平。圆规之外,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 黄澜 《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诗:“星精倚马忧天坠,日驭挥戈上地平。”
仙掌
(1). 汉武帝 为求仙,在 建章宫 神明台 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汉 张衡 《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日色纔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袞龙浮。” 唐 杜牧 《早雁》诗:“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 灯暗数声来。”参阅《三辅黄图·建章宫》。
(2). 华山 仙人掌峰 的省称。 明 刘基 《徐资深华山图》诗:“ 华岳 插天七千丈,丹崖翠壁开 仙掌 。” 明 何景明 《华州作柬桑汝公》诗:“乘兴欲攀 仙掌 去。”参见“ 仙人掌 ”。
(3). 唐 代一度改 华州 为 仙掌 ,后遂称 华州 及 华阴县 为 仙掌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华州》:“﹝ 华阴县 ﹞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寻復旧名。” 唐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诗:“自无 仙掌 分,非是圣心偏。”原注:“去年曾梦除 华州 刺史。” 唐 无可 《寄华州马戴》诗:“水寒 仙掌 路,山远 华阳 人。”
(4).地名。即仙人掌。 清 王士禛 《真州绝句》之五:“残月晓风 仙掌 路,何人为弔 柳屯田 。”详“ 仙人掌 ”。
玉莲
(1).白莲。 唐 杜牧 《华清宫》诗:“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蘂暖泉香。” 元 贯云石 《蟾宫曲》:“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
(2).白石雕成的莲花。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刻成玉莲喷香液,漱迴烟浪深逶迤。”
(3).指荷叶杯,酒杯之一种。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桃源亭上》曲:“倒玉莲,散金钱,先生醉骑鹤上天。”
回复
(1) 答复(多指用书信)
(2) 恢复
禅宇
佛寺。 唐 王勃 《益州緜竹县武都山净慧寺碑》:“禪宇由其覆没,法众是以凋沦。” 唐 储光羲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诗:“二尊此成道,禪宇遥相望。”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梵天
(1).佛经中称三界中的 * 初三重天为“梵天”。其中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多特指“大梵天”,亦泛指 * 诸天。《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今当信我语,修诸苦行,投巖赴火,捨是身已,当生梵天,长受快乐。”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嵩山竹林寺》:“知客曰:‘渠适往梵天赴斋,少顷归矣。’坐良久,望空中僧百餘,驾飞鹤,乘师了,或龙或凤,冉冉而下。” 清 黄鷟来 《题杨人庵总戎无著图》诗:“特现 金粟 身,梵天纵游戏。”亦作“ 梵摩天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此乃天子无福,值我兵解时至,我应生梵摩天云。”
(2).婆罗门教、印度教主神之一。即创造之神。《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梵天见其弟子所造之物,即语之言: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作手太大,作臂极小。” 章炳麟 《无神论》:“主惟神者,以为有高等梵天;主惟物者,以为地水火风皆有极微。”
滩声
水激滩石发出的声音。 南朝 梁元帝 《巫山高》诗:“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诗:“ 黄牛峡 静滩声转, 白马江 寒树影稀。” 元 萨都剌 《晓上石壁滩》诗:“ 龙溪 三月人上船,十里五里滩声喧。”
皇恐
惊惶;恐惧。皇,通“ 惶 ”。《汉书·刘屈牦传》:“ 胜之 皇恐, * 。” 宋 叶适 《题<拙斋诗稿>》:“ 胡紘 、 刘德秀 等多架造险阻,欲株陷良善,人人皇恐不自保。”《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某皇恐再拜,上启小娘子妆前。”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王之寀授奉直大夫妻孔氏加封宜人制》:“迨抗章严谴之日,正闔门皇恐之时。”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阿姊何当介蒂于中,令穉弟皇恐无地。”
水色
(1).水面呈现的色泽。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窗阴随影度,水色带风移。” 唐 元稹 《和乐天早春见寄》:“湖添水色消残雪,江送潮头涌漫波。” 茅盾 《子夜》十七:“四面一望无际,是苍凉的月光和水色。” 碧野 《月亮湖》:“斜日照着湖面,水色变化无穷,闪光的地方像银鳞,深苍的地方像绿缎。”
(2).淡青色,接近白色。 陈澄之 《慈禧西幸记·沐猴而冠》:“珍珠也带到了,奶奶要的是一百零八颗,现在一式一样大小,滴溜滚圆的,一般水色的带来了一百二十一颗。”
(3).方言。指人的白里透红的面色。如:那个姑娘脸上一点水色也没有。
(4).指有水色。《新华月报》1980年第6期:“这几次回家来,妈也直说她胖了,白了,更水色、喜人咧。”
(5).古代阴阳家以五行配五色,水色为黑色。《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发为五色” 唐 孔颖达 疏:“五色,五行之色也。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黄,金色白,水色黑也。”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江干
江边,江畔
放船
开船,行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尤悔》:“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 唐 杜甫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