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晦日夜坐原文
孟秋俄及晦,甲夜偶成晴。露坐发毛冷,风餐颐颊清。
洗湔凡眼豁,抖擞肉身轻。
宋玉知何故,悲来不禁情。
诗词问答
问:七月晦日夜坐的作者是谁?答:曾丰
问:七月晦日夜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曾丰的名句有哪些?答:曾丰名句大全
曾丰七月晦日夜坐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孟秋
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甲夜
初更时分。《东观汉记·明帝纪》:“甲夜读众书,乙更尽乃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自甲夜至五鼓, 爽 乃投刀於地曰:‘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胡三省 注:“甲夜, * 也。”参见“ 五夜 ”。
偶成
配成婚姻。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你待教媒人偶成……俺姐姐念旧盟,想旧情,何须媒证?”
(1).偶然成功。 宋 韩琦 《别录》:“某平生仗孤忠以进,每遇大事,即以死自处,幸而不死,事皆偶成,实天扶持,非某所能也。”
(2).偶然写成。多用于诗词题中。如 唐 白居易 有《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诗, 宋 曾觌 有《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词。
发毛
(1) 汗毛竖起来,喻指惊惧
那副凶恶的样子让人发毛
(2) 〈方〉∶动怒
别惹他,这人要发毛
风餐
在风中进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 杜甫 《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驛楼边。” 清 方以智 《戊子元旦》诗:“旅食诚何地,风餐胜五辛。”参见“ 风餐露宿 ”。
颐颊
即腮颊。 宋 上官融 《友会谈丛·沧州节度使米信》:“供奉者形质么么,颐颊尖薄,克肖猢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李 晕生颐颊,俯首转侧而视其履。” 清 袁枚 《续新齐谐·叶氏姊》:“﹝ 叶氏姊 ﹞终日向空絮语,两手作支吾拒抵之状,颐颊间时有伤痕,彻夜呼号,侍婢皆不得眠。”参见“ 颐頷 ”。
洗湔
洗涤,清除。 唐 韩愈 《示爽》诗:“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 宋 苏轼 《仆曩于长安陈汉卿家见吴道子画佛子骏以见遗》诗:“问君乞得良有意,欲将俗眼为洗湔。” 清 秋瑾 《同胞苦》诗:“天日惨淡寃气塞,此罪此恶难洗湔。”
凡眼
世俗眼光;普通人的眼力。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仙姿不受凡眼污,风敛天香瘴烟里。” 宋 陆游 《次韵邢德允见赠》:“马骏初非凡眼识,源深终与大川通。” 宋 叶适 《祭徐文子侍郎文》:“凡眼未刮,视如等伦;我独嗟异,望之日新。”
抖擞
佛教用语,头陀的别称
肉身
佛教术语。指肉体
耶稣基督肉身走在人们中间
宋玉
战国 时 楚 人,辞赋家。或称是 屈原 弟子,曾为 楚顷襄王 大夫。其流传作品,以《九辩》最为可信。《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故后人常以 宋玉 为悲秋悯志的代表人物。又传说其人才高貌美,遂亦为美男子的代称。 唐 张鷟 《游仙窟》:“华容婀娜,天上无儔;玉体逶迤,人间少匹。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 韩娥 宋玉 ,见则愁生; 絳树 青琴 ,对之羞死。” 宋 周邦彦 《红罗袄·秋悲》词:“ 楚 客忆江蘺,算 宋玉 未必为秋悲。” 明 陈所闻 《闺思》曲之一:“销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缘独怨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若非 宋玉 墙边过,定是 潘安 车上来。”
何故
什么缘故;为什么。《左传·宣公十一年》:“ 夏徵舒 为不道,弑其君,寡人以诸侯讨而戮之,诸侯、县公皆庆寡人,女独不庆寡人,何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夫人从何所来?车上所载何物?丈夫安在?何故独行?” 唐 卢仝 《月蚀》诗:“何故中道废?自遗今日殃。” 宋 叶适 《<梁父吟>序》:“使 亮 终已不遇而抱孙长息以老於 隆中 者,其躬耕之获,岂少此哉?何故自亲 汉 魏 之劳,至今遗恨以死?”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来
不禁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