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典故 >>伯仲_伯仲解释_伯仲来历出处_伯仲历史典故

伯仲

历史典故

伯仲怎么写好看:

伯仲历史词典解释

①比喻事物不相上下。孙中山《行易知难》第四章: “中国更有一浩大工程,可与长城相伯仲者,运河是也。” ②比喻才识难分高低、不相上下。清沈德《宋徽宗〈鸜鹆图〉》: “徽妙画手天所纵,花卉翎毛无伯仲。” ●《诗·小雅·何人斯》: “伯氏吹埙,仲氏吹篪。及尔如贯,谅不我知。” 伯氏: 大哥。埙: 古代一种陶制吹奏乐器。仲氏: 二哥。篪(chi): 古代一种竹制吹奏乐器。及: 与、和。贯: 钱贝穿在一条绳上为贯。谅: 诚然,真的。诗人说,你我同为王臣,如共同吹奏乐器,声应相和; 如穿在一条绳上的钱贝,应该互助,你难道真的不了解我?

词语分解:

  • 伯仲的解释 兄弟之间的老大和老二。比喻事物不相上下出世表真名世,千载难堪伯仲间。——宋· 陆游书愤
  • 伯的字典解释 伯 bó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 仲的字典解释 仲 zhòng 兄弟排行次序二:仲兄

历史典故推荐:遏恶扬善

制止和隐匿缺点,宣扬长处。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孔颖达疏:“遏匿其恶,褒扬其善。”三国魏.阮籍通易论:“是以君子一类求同,‘遏恶扬善’,以致其大,‘谦’而光之,‘裒多益寡’。”宋.陆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伯仲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典故 伯仲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