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词典 >> 历史知识 >>疫痧草_疫痧草介绍_疫痧草历史知识_疫痧草历史词典

疫痧草

历史知识

疫痧草怎么写好看:

疫痧草怎么写好看

疫痧草历史词典解释

书名。清耕道著。耕道,字继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此书刊于嘉庆六年(1801)。三卷。上卷为“辨论章”,阐述疫痧(猩红热)系因感染疫毒而致,即通过“气息传染”,有较强的传染性,并记叙了疫痧的一般病候及治疗则;中卷为“见象章”,详述疫痧的症候,如发热、痧疹形式、舌苔、脉象、咽喉部症状及其他病症,如神昏、肌燥、气促、咳嗽、遗毒等;下卷为“汤药章”,订疏达、清散、清化、下夺和救液五大6*法,为其治疗之法则。该书因列证详而慎,疗精而有常法,故为后世儿科医者奉为治疫痧之佳作,流传颇广。有清道光十八年(1838)以来多种刊本。

词语分解:

  • 草的字典解释 草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草

历史知识推荐:正一真人

道教封号。全称龙虎山正一真人。明清掌道教者。领龙虎山上清宫道众。洪武元年1368,张正朝入朝,封为真人,秩二品,世袭。隆庆中革去真人,只称提点,万历初仍复旧称。所属有法官、赞教、掌书等。清顺治八年1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疫痧草历史

0
纠错

精彩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史知识 疫痧草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