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曳履

历史典故

尚书曳履怎么写好看

尚书曳履怎么写好看

源见“履”。指皇帝熟知的重臣。清 钱谦益《赠张坦》诗:“中书省古杭都,曾有尚书曳履无?”

词语分解

  • 尚书的解释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 曳履的解释 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刘师培 《文说》:“推

历史典故推荐:阳侯之波

《楚辞》屈原《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其国近水,休(溺)水而死,其神能为 * ,有所伤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尚书曳履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评论发表评论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