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口二郎

历史典故

灌口二郎怎么写好看

灌口二郎怎么写好看

《史记.河渠书》及《汉书.沟洫志》均载:战国 秦昭王时郡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害,分岷江为内外二支,筑都江堰,大兴水利。又宋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传说李冰与次子在灌口(今四川 灌县)凿离堆时,有龙为孽,为害百姓,李冰父子将孽龙逮住锁牢,有功于蜀人,蜀人德之,立庙祭祀,号曰“灌口二郎”。后演变为小说、戏剧中的神话人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好似那灌口二郎离宝殿。”

词语分解

  • 灌口的解释 1.见“ 灌口二郎 ”。2.方言。给牲口灌药用的器具。 韩旭 扩社的时候:“灌口也借来了,来,配好了就灌!”
  • 二郎的解释 1.指排行第二的男子。 唐 白居易 闻龟儿咏诗诗:“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纔年四十鬢如霜。”2.即二郎神。 宋 洪迈 夷坚支癸志·蔡七得银器:“伟丈夫者,俗所谓 二郎 是已。”西游记第六回:“那大圣已至 灌江口 ,摇身一变,变作 二郎爷爷 的模样。”红楼梦第四十回:“ 鸳鸯 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 道:世人不及神仙乐。”3.指 晋 杜轸 与 李骧 。晋书·

历史典故推荐:逾沙轶漠

穿越沙漠。谓经历险远的路途。南朝 宋 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栈山航海,逾沙轶漠之贡,府无虚月。”宋 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于是自昔辨发卉裳,羁縻之所未至;逾沙轶漠,言语之所未通。咸奉玉帛而介九宾,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灌口二郎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典故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