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办大学士

历史知识

官名。清代内阁大学士之副职。雍正九年(1731),设额外大学士。置协办自此始。乾隆初,始有协办之称。初非额设,遇有大学士中6*特命离位者,方另简大臣协办阁务。乾隆十三年(1748)定额缺为满、汉各一员,秩从一品。如由六部尚书6*特简者仍带本职,为正一品。佐大学士理事,掌修实录、史志,充总裁官,经筵讲官,会试、殿试充考试官、读卷官等。

词语分解

  • 大学士的解释 官名。 唐中宗 景龙 二年, 修文馆 置大学士四人。此大学士之始,然不常设。 宋 沿 唐 之旧, 昭文馆 、 集贤殿 大学士,皆宰相领之。 明 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 宣宗 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 清 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

历史知识推荐:十布

见“布货十品”。

关注微信公众号:icidian,查询回复:协办大学士历史

公众号
纠错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电脑版 历史知识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