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诗词名句 >>名句: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高适赠别晋三处士

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高适的《赠别晋三处士》

全文: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高适诗词大全

名句书法欣赏

高适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书法作品欣赏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道经

(1).路过。《后汉书·西域传·于窴国》:“ 元嘉 元年,长史 赵评 在 于窴 病痈死, 评 子迎丧,道经 拘弥 。”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术技名家》:“后復之 杭 ,道经向泊舟处,忽遇先日赠钱之妇。” 清 无名氏 《烬宫遗录》卷下:“宫人道经 承乾宫 ,戏推石狮子以为笑乐。”

(2).遵行的准则。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惟修六则以立道经,一曰中,二曰和,三曰正,四曰公,五曰诚,六曰通。”

(3).道家或道教的经典。《南史·顾欢传》:“案道经之作,著自 西周 ;佛经之来,始乎 东汉 。”《隋书·经籍志四》:“道经者,云有 元始天尊 ,生於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所以説天地沦坏,劫数终尽,略与佛经同。”《<通志>总序》:“道家则有道书,有道经,有科仪,有符籙,有吐纳内丹,有炉火外丹。”

心知

心智。知,同“ 智 ”。《礼记·乐记》:“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 陆德明 释文:“知,音智。”《旧唐书·柳公绰传》:“寒暑满天地之间,浹肌肤於外;好爱溢耳目之前,诱心知於内。”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性》:“人之血气心知,原於天地之化者也。”

犹知心。指好友或情人。 唐 严维 《丹阳送韦参军》诗:“ 丹阳 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 李咸用 《送进士刘松》诗:“滔滔皆 鲁 客,难得是心知。” 明 冯梦龙 《山歌·素帕》:“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

内篇

古代指论著中的主要部分,对“外篇”而言。如《庄子》、《晏子春秋》、《抱朴子》、《史通》、《文史通义》等书都分内、外篇。内篇为作者要旨所在,外篇则属馀论或附论性质。又文集亦有分内外篇者,内篇多为作者自编或有关学术义理的文章,如 汪中 《述学》。《晋书·葛洪传》:“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餘駮难通释,名曰外篇。” 唐 成玄英 《〈庄子〉序》:“《内篇》明於理本,《外篇》语其事蹟,《杂篇》杂明於理事。”后以内篇指神仙家言。 唐 高适 《赠别晋三处士》诗:“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宋 宋祁 《诋仙赋》:“缘内篇之丕诞兮,眩 南公 之多闻。”

不言

(1).不说。《书·说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晋 孙绰 《天台山赋》:“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韩愈 《秋怀诗》之九:“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管子·心术上》:“故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南史·王俭传》:“所以得厝私怀,实由禀明公不言之化。”

(3).不料。 唐 宋之问 《桂阳三日述怀》诗:“愚谓嬉游长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高适名句,赠别晋三处士名句

0
纠错

猜你喜欢: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诗词名句 高适名句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