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全文:
群家在何许,远与南城邻。
画马不甚繁,门前无俗尘。
有园废鉏治,绕舍皆荆榛。
入夏益滋蔓,鬖鬖高没人。
岂无旧桃李,芜杂与之均。
谓言彼草木,於我奚疏亲。
於问置取舍,岂得完天真。
不若任其然,同受雨露仁。
物性且不违,人心何缁磷。
闭户不迎客,箕踞无冠巾。
苟忘轩冕荣,何异巢居民。
参考注释
鉏治
剪除;整治。 宋 沉辽 《伯少卿埋铭》:“民顽,悍吏多为奸,公至逾年,峻法鉏治。”《朱子语类》卷一一四:“私意窃发,随即鉏治,虽去枝叶,本根更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年》:“ 煒 在官,鉏治凶恶无所贷。”
荆榛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司马光名句,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名句
猜你喜欢:
-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佚名《易传·象传上·同人》
-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老子·德经·第六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