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唐代王毂的《吹笙引》
全文:
娲皇遗音寄玉笙,双成传得何凄清。
丹穴娇雏七十只,一时飞上秋天鸣。
水泉迸泻急相续,一束宫商裂寒玉。
旖旎香风绕指生,千声妙尽神仙曲。
曲终满席悄无语,巫山冷碧愁云雨。
参考注释
娲皇
即 女娲氏 。 唐 王勃 《七夕赋》:“ 媧皇 召 巨野 之龙, 庄叟 命 雕陵 之鹊。” 宋 秦观 《代贺坤成节表》:“断鼇立极,追配於 媧皇 ;用楫济川,责成於 傅説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 媧皇 会补天。”参见“ 女媧氏 ”。
遗音
(1).谓留下声音。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终日数椽间,但闻鸟遗音。”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并涉颖》之二:“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
(2).指留下的声音。 宋 秦观 《韩枢密夫人挽词》之一:“旧像瞻揄闕,遗音想佩环。” 清 涂大酉 《杂诗》:“飞鸿迟迟来,掉入青烟路。遗音落风中,适与歌声过。”
(3).不绝之馀音。形容音乐或诗歌极其美好。《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十:“簫管有遗音, 梁王 安在哉。” 宋 苏轼 《送俞节推》诗:“ 吴兴 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明 唐龙 《<大复集>序》:“凡得若干首,洋洋纚纚,一唱一嘆而有遗音焉。”
(4).前代留传下来的音乐。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情舒放而远览,接 轩辕 之遗音。” 戴明扬 注引 梁章鉅 曰:“ 黄帝 使 伶伦 截竹,乐律起於 黄帝 ,故云‘接 轩辕 之遗音’。” 唐 陈季 《湘灵鼓瑟》诗:“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郭沫若 《今昔集·钓*鱼*台访古》:“ 翰笙 ( 阳翰笙 )言: 花苗 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我听了这话,联想到《楚辞》,《楚辞》的悲抑或不无 苗 民的遗音吧?”
(5).哀声。《易·小过》“飞鸟遗之音” 唐 孔颖达 疏:“遗,失也。鸟之失声,必是穷迫未得安处。《论语》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故知遗音即哀声也。”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遗音和 蜀 魄,易簀对 巴 猿。”
(6).死者生前所说的话。《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二》:“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李善 注:“《左氏传》: 晋 穆嬴 曰:今君虽终,言犹在耳。”《文选·卢谌<赠刘琨一首并书>诗》:“畴曩伊何,逝者弥踈,温温恭人,慎终如初。览彼遗音,恤此穷孤。” 李善 注:“遗音,谓 諶 父之言也。” 明 李东阳 《明故资政大夫谥文僖董公墓志铭》:“比有哭子之戚,公屡致吊慰,讣至之后,盖犹有遗音焉。”
(7).留下音信。 唐 刘禹锡 《伤往赋》:“ 龙门 风霜苦,别鹤哀鸣夜衔羽; 吴江 波浪深,雌剑一去无遗音。”
玉笙
(1).饰玉的笙。亦用为笙之美称。 南朝 梁 刘孝威 《奉和简文帝太子应令》:“ 园 綺 随金輅, 浮丘 侍玉笙。” 宋 苏轼 《菩萨蛮》词:“玉笙不受朱唇暖,离声凄咽胸填满。” 清 龚自珍 《忆瑶姬》词:“幽怀不知有恨,恨玉笙吹彻,彻骨难眠。”
(2).指笙的吹奏声。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嫋嫋愁新。” 宋 陆游 《狂吟》诗:“秋风 湘 浦纫兰佩,夜月 緱 山听玉笙。”
双成
(1). 董双成 。神话中 西王母 侍女名。见《汉武帝内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2).借指美女。《全唐诗》卷七五六载《春》诗:“绣衣白马不归来, 双成 倚槛春心醉。” 宋 徐铉 《柳枝词》之九:“新词欲咏知难咏,説与 双成 入管弦。”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秦淮 佳丽,近有 双成 ,年甚綺,才色为一时之冠。”
凄清
(1) 形容微寒
凄清的月光
(2) 凄凉
歌声凄清
王毂名句,吹笙引名句
猜你喜欢: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三五则》
-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 未知鹿死谁手房玄龄《晋书·载记·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