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禄的《酹江月·其二·赠亦世》
全文:
人生几许,叹经年契阔、不殊梁燕。
西子湖头判袂后,携手又来隋苑。
苏小车尘,钱王潮水。
回首同飞电。
芒芒交集,顿成洗马清叹。
擢秀大别清湘,吾宗才子,允矣邦之彦。
抚字阳城书下考,漫说安仁花县。
巨眼如箕,高情似水,肯作浮云恋。
举杯醉月,澄江莫负如练。
参考注释
抚字
(1).抚养。《后汉书·列女传·陈文矩妻》:“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 穆姜 慈爱温仁,抚字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书痴》:“过八*九月,果举一男,买媪抚字之。” 清 刘大櫆 《卢氏二母传》:“ 抱孙 与弟 翼孙 ,皆生於 王氏 ,而 程孺人 抚字之如己出。”
(2).谓对百姓的安抚体恤。《北齐书·封隆之传》:“ 隆之 素得乡里人情,频为本州,留心抚字,吏民追思,立碑颂德。” 宋 陆游 《戊申严州劝农文》:“虽诚心未格于丰穰,然拙政每存於抚字。” 明 区大相 《入罗滂水》诗:“直须勤抚字,勿使困征徭。”《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立朝则尽言得失,守邦则抚字万民。”
阳城
(1). 春秋 时 楚国 贵族的封邑。《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 阳城 ,迷 下蔡 。” 李善 注:“ 阳城 、 下蔡 ,二县名,盖 楚 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 唐 李商隐 《无题》诗:“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 阳城 十万家。”
(2).古城楼名。《文选·左思<蜀都赋>》:“结 阳城 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 刘逵 注:“ 阳城 , 蜀 门名也。”
(3).山名。《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杨伯峻 注:“古 阳城 在今 河南 登封县 东南,俗名曰 城山岭 。”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府·登封县》。
下考
(1).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北史·杜铨传》:“﹝ 正玄 ﹞ 隋 开皇 十五年举秀才,试策高第。曹司以策过左僕射 杨素 ,怒曰:‘ 周 孔 更生,尚不得为秀才,刺史何忽妄举此人?可附下考。’” 宋 张栻 《斜川日雪观所赋》诗:“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忧。”
(2).考察臣下。《韩非子·扬权》:“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 陈奇猷 集释:“常,谓常例。此谓臣下为事有不当者,而法令又无其文,则以常例考之。”
安仁
安心于实行仁道。《论语·里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篤信安仁。”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惟安仁乐道,无所陈请,此为高也。”
花县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 李贺 《春昼》诗:“ 平阳 花坞, 河阳 花县。”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入幕》:“连营刁斗月如霜……花县接壶浆,蹔得与故人欢畅。” 清 吴伟业 《赠昆令王莘云尊人杏翁》诗:“快马柳城常命酒,软舆花县暂闻琴。”参见“ 河阳一县花 ”。
王士禄名句,酹江月·其二·赠亦世名句
猜你喜欢: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篇》
-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荀子·非相》
-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偈颂二百零五首释正觉〔宋代〕
-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黄庭坚〔宋代〕
- 玉楼春晏几道〔宋代〕
- 和次道西都元日怀不疑见寄司马光〔宋代〕
- 木兰花减字/减字木兰花陈师道〔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