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清代王士祯的《登光福塔望穹窿灵岩诸山怀古》
全文:
昨登擅胜阁,遥遥见湖滨。
聚沙瞩高妙,珠露高由旬。
山趾理归棹,中流望嶙峋。
铃铎天际语,狮象云中蹲。
揽衣造峰顶,大千俯微尘。
悟彼解脱义,得此清净身。
名山缭四隅,出没媚烟晨。
眺远迹方遐,怀古情弥辛。
采香已荒径,菱歌尚含颦。
馆娃一片石,千载为沾巾。
回身望胥口,落日悲孤臣。
参考注释
揽衣
亦作“擥衣”。提起衣衫。 唐 白居易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诗:“下有白头人,擥衣中夜起。”
峰顶
1.亦作"峰顶"。
2.山峰的顶端。
3.喻事物发展的顶点。
大千
“ 大千世界 ”的省称。 晋 道恒 《释驳论》:“故神暉一震,则感动大千。” 宋 苏轼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诗:“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赵朴初 《满庭芳·为人民大会堂作》词:“气吞大千, 天安门 外, 泰岱 壮严。”
微尘
(1).佛教语。色体的极小者称为极尘,七倍极尘谓之“微尘”。常用以指极细小的物质。《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应知极微是细色。不可断截破坏贯穿,不可取捨乘履摶掣,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正不正,非高非下,无有细分,不可分析,不可覩见,不可听闻,不可齅尝,不可摩触。故説极微是最细色。此七极微,成一微尘。是眼识所取色中最微细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何故信凡人之臆説,迷大圣之妙旨,而欲必无 恒 沙世界,微尘数刼也?”《北齐书·樊逊传》:“法王自在,变化无穷,置世界於微尘,纳 须弥 於黍米。” 唐 张乔 《雨中宿僧院》诗:“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 清 龚自珍 《法性即佛性论》:“十方,三世,所有微尘非他,知见而已矣。”
(2).极细小的尘埃。 唐 崔珏 《和人听歌》:“《巫山》唱罢行云过,犹自微尘舞画梁。”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 艾青 《光的赞歌》七:“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人世银河星云中的一粒微尘,每一粒微尘都有自己的能量,无数的微尘汇集成一片光明。”
(3).喻指卑微不足道者。常用作谦词。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 刘夫人 曰:‘ 周生 ,尔知积业树因从何而来,得如今日乎?’ 子良 答曰:‘微尘下俗,实所不究。’” 前蜀 杜光庭 《洋州宗夔令公本命醮词》:“伏念臣获以微尘,累叨皇泽,入参辅卫,出领藩维。”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纵横宙合一微尘,偶到人间閲廿春。”
王士祯名句,登光福塔望穹窿灵岩诸山怀古名句
猜你喜欢:
- 仲咸以一秋苦雨两日忽晴以四韵见寄因次原韵王禹偁〔宋代〕
- 梦归毛澄〔清代〕
- 谒客林之奇〔宋代〕
- 题邹一桂花卉册·其二·桃柳乾隆〔清代〕
- 寄霅上故人李正民〔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