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李谦的《秋怀五首》
全文:
西风入商管,众木夜有声。
候虫竟何为,聒聒终夕鸣。
彼亦有所思,感此岁月征。
人生岂异适,长啸一拊楹。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候虫
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夏天的蝉、秋天的蟋蟀等。《礼记·月令》按月记载当月的虫类,包括毛虫、羽虫、鳞虫、昆虫等。后多指昆虫。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纻舞歌词》:“絃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 唐 李贺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诗:“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金 元好问 《秋怀》诗:“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为
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
(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韩愈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子产》:“ 子产 立 公孙洩 及 辰止 …… 太叔 曰:‘ 公孙 何为?’ 子产 曰:‘説也。’”
(2).是什么。《后汉书·何进传》:“大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欻入省,此意何为?” 唐 徐夤 《人事》诗:“平生生计何为者?三逕苍苔十亩田。”
聒聒
(1).多言喧扰貌。引申有愚而拒善自用之意。《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孔 传:“聒聒,无知之貌。” 陆德明 释文:“ 马 及《説文》皆云拒善自用之意。” 明 唐寅 《醉时歌》:“几番死兮几番活,大梦无凭閒聒聒;都是自家心念生,无念无生即解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秀姑》:“路上又遇一失路人,再三求住,聒聒不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藉言天然,则禘祫海藻,享祧蝯蜼,六洲之氓,五色之种,谁非出於一本?而何必为是聒聒者邪?”
(2).象声词。 唐 皇甫冉 《杂言月洲歌送赵冽还襄阳》:“流聒聒兮湍与瀨,草青青兮春更秋。” 宋 欧阳修 《归田四时乐春夏》诗之一:“鸣鳩聒聒屋上啄,布穀翩翩桑下飞。”《西游记》第十三回:“疏林内山禽聒聒,庄门外细犬嘹嘹。” 康濯 《东方红》第十二章五:“人丛中爆发出了聒聒不停的掌声。整个会场接着更喧腾的宛如烧起了大火。”
(3).即聒聒儿。 明 袁宏道 《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参见“ 聒聒儿 ”。
终夕
通宵;彻夜。《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李谦名句,秋怀五首名句
猜你喜欢:
- 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王永彬《围炉夜话·第八五则》
-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弟子《论语·卫灵公篇》
- 惟仁者宜在高位。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晁冲之《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