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元代钱仲益的《送范宗晖赴云南从军》
全文:
投老怕送别,送别即伤神。
况兹所别者,乃是平生亲。
行行赴何许,远在天之垠。
迢迢万里余,欲见将何因。
近别犹不堪,远别情曷伸。
翻嫌交密友,不若交疏人。
我昔初还乡,憔悴贱且贫。
子来客吾邑,漂泊埋风尘。
一见如旧识,岁久情逾真。
自谓同心交,不独雷与陈。
我入训乡校,子来寓城闉。
燕语恒及酉,讽咏或达晨。
中间罗变故,别我游江滨。
陶朱既远越,张禄遂入秦。
间阔几四载,会晤复喜频。
明年上京都,聘充戚里宾。
我亦被荐书,谒选拜紫宸。
缪居容台属,幸得联朝绅。
与闻复聚首,相见不隔旬。
念子有俊才,倜傥无俦伦。
财轻大义重,实谓勇且仁。
愿言永相从,诲语烦谆谆。
夫何事难料,告别何踆踆。
从军赴滇阳,西去逾峨岷。
吾皇启昌运,万物皆维新。
及兹艳阳月,莺花曜青春。
惜子独远去,书剑行随身。
骐骥岂绁羁,雕鹗非笼驯。
丈夫志四方,岂必长相邻。
嗟我已暮齿,双鬓垂秋银。
受刃割老肠,容易生酸辛。
予时在史馆,寅入出巳申。
不暇持一觞,送子龙河漘。
江之水滔滔,楚山青嶙峋。
咄此可奈何,泪下沾衣巾。
参考注释
燕语
(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 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 集传:“燕,谓燕饮。”《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 晋 杜预 注:“乐与 华定 燕语也。”《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长孺 起,先生留饭,置酒三行,燕语久之,饭罢辞去。”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黄袭甫 ﹞出堦除纳凉,遥见官房灯烛荧煌,燕语喧哗,忽一士夫出揖……因邀入同饮。”
(2).闲谈;亲切交谈。《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尝与同僚燕语,顾余而叹曰:‘吾等善自立,须子一好墓铭而已。’”《明史·刘璟传》:“ 太祖 念 基 ,每岁召 璟 ……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
(3).指燕子鸣叫。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鱼游碧沼,疑呈远道之书;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无名氏 《西江月》词:“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
(4).指燕子鸣声。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宋 戴复古 《晚春》诗:“池塘渴雨蛙声少,庭院无人燕语长。”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折:“猛听的鶯声恰恰,燕语喧喧,蝉声歷歷。”
讽咏
见“ 讽咏 ”。
亦作“ 讽咏 ”。讽诵吟咏。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 明 海瑞 《训诸子说》:“圣贤以识真诲人,其説备在方册,踊跃於讽咏,而不能以自已。”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序:“所居东偏小室,设榻帷额中尽书 元亮先生 《饮酒诗》,朝夕讽咏,有会於心,爰用追和,以誌所怀。”
钱仲益名句,送范宗晖赴云南从军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