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沈遘的《送刘定下第》
全文:
六科收贤才,所得岂非真。
奈何如刘子,反尔弃若沦。
众颇为我嗟,我斯自能信。
言也尚莫知,行之得无讱。
谢去不复顾,所重非吾身。
孝友且为政,况兹有民人。
广陵昔富都,今已空残甚。
行矣思自强,公卿皆子任。
参考注释
六科
(1). 唐 宋 时科举取士的六种科目。 唐 六科为: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书、明算。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釐革》:“ 隋煬帝 改置明(经)、进(士)二科。国家因 隋 制,增置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并前为六科。” 宋 景德 天圣 时,其六科为:一、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二、博达坟典,明于教化;三、才识兼茂,明于体用;四、详明政理,可使从政;五、识洞韬略,运筹决胜;六、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绍兴 年间,又以文章典雅、节操方正、法理该通、节用爱民、刚方岂弟、智勇绝伦为六科。参阅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六科》。
(2). 明 清 官制设有六科给事中,简称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分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事,纠其弊误。
(3).谓谷、大麦、小麦、大豆、小豆、芝麻六种农作物。《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不想遇着荒歉之年,六科未收。”
贤才
亦作“ 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书·咸有一德》:“仕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论语·子路》:“ 仲弓 为 季氏 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刘宝楠 正义:“贤才,谓才之贤者。”《晋书·刘弘传》:“ 弘 乃给其田种粮食,擢其贤才,随资敍用。”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忠言有壅而未达,贤材有抑而未用。”《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令戒飭官吏,网罗贤才,收恤都市贫民。” 章炳麟 《辨诗》:“至於哀窈窕,思贤材,言辞温厚,而蹈厉之气存焉。”
所得
指所获得的东西
所得无几
岂非
难道不是…?用于反问
岂非咄咄怪事?
沈遘名句,送刘定下第名句
猜你喜欢: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李毓秀《弟子规·泛爱众》
- 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篇》
-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 蕴真堂乾隆〔清代〕
- 王乔岗秦景容〔元代〕
- 郊庙歌辞。蜡百神乐章。送神佚名〔唐代〕
- 绍兴间国工胡伟琵琶擅称一时其徒豪兴得胡心张镃〔宋代〕
- 题沈宗伯乃翁柏溪公墨竹卷王弘诲〔明代〕